【東籬】短命才子賈誼(隨筆)
一
公元前200年,劉邦受封為漢王的第七個年頭,他把都城遷到了長安,覺得自己既然做了皇帝自然要建個像樣的皇宮,于是下令在今天的西安西北約3公里處開始建造皇家宮殿——未央宮。
其實,在這一年發(fā)生了很多值得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的事情。
這一年,我們老祖宗煉出了球墨鑄鐵,比英美足足領(lǐng)先了2000年。
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也就是當時最北方諸侯國代國的都城,一個叫劉喜的國王因為打不過匈奴棄國逃跑。
這年冬天,劉邦親自率領(lǐng)32萬大軍迎擊匈奴,不料在白登山被圍了七天七夜,難以突圍,劉邦只好死馬當做活馬醫(yī),采用了陳平的計策,“重賄單于之妻閼氏”,加上來了援軍這才解圍。又過了四年,劉邦鎮(zhèn)壓了陳豨叛亂后,讓家里的老四劉恒到大同當了代王。
同樣在這一年,霹靂一聲震天響,我們故事的主人公賈誼,在今天的河南洛陽橫空出世了。這個孩子的出世可不得了,連他的家鄉(xiāng)洛陽也因他全天下聞名,連他被貶的地方長沙也因他而成為荊楚文化源頭,以至于后人常用“洛陽才,長沙傅”來自喻才高八斗、懷才不遇。
二
這個賈誼就是家長們茶余飯后談?wù)摰膭e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聰慧過人、過目不忘,十足的學霸,在十八歲時就因博覽群書、才華橫溢、出口成章而火爆了他們縣里的微信群,連縣長大人老吳都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而且連連給他點贊,把他拉進了縣委班子的大群。過了兩年,賈誼二十歲的時候,劉邦家的老四劉恒從大同回到西安稱帝,別人都叫他漢文帝。這個老四劉恒聽說吳縣長搞文明創(chuàng)城得了個全國第一,他還和以前秦國時的李斯是老鄉(xiāng),而且還選修過李斯的課,就認為他應該有兩把刷子,于是讓他來西安最高人民法院當了個院長。吳院長便把賈誼推薦給劉恒為好友,告訴他賈誼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于是,賈誼順理成章地到劉恒身邊做了個保管文獻檔案的副教授。
二十來歲賈誼就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教授,老四劉恒時不時會出一些腦筋急轉(zhuǎn)彎謎語之類的問題,別的老學究都猜不出來,只有賈誼可以應對自如,于是皇宮內(nèi)便時不時冒出經(jīng)常被后人詬病的沙師弟的口頭禪“皇上,賈誼說得對?。∥乙彩沁@么想的”。一年不到,老四劉恒便破格提拔賈誼為顧問委員會常委。
錯就錯在這個孩子太過鋒芒畢露,太過持才傲物,你一個剛?cè)肼殘龅男∧贻p,動不動就制定全新的銷售計劃、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人事、統(tǒng)一工裝,還要求主管們打卡考勤,每天群里發(fā)定位寫日報,這可惹毛了一些憑關(guān)系混職場多年的老江湖們。老四劉恒剛做了一把手沒多久,為了穩(wěn)住自己的座位也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革,只是嘗試性地采納了一些賈誼的建議,他覺得這孩子有悟性是個天才,于是和大家商量是不是再給他升個職加個薪。老江湖們一看這可不得了,連夜一起到老四劉恒家做了個動員大會,說啥的都有,反正沒有一句好聽的,這個洛陽來的小伙子還是太年輕,沒有多少真才實學,不過是個重點高中出來的毛頭小子,也沒有很高的學歷,他不過是想把大權(quán)握到自己手里,最后會把公司弄得烏煙瘴氣、怨聲載道。老四劉恒也是耳根子軟,聽小報告聽得多了,便也慢慢開始疏遠賈誼,最后竟然讓他到很遠的空白市場長沙去開發(fā)業(yè)務(wù)。
三
賈誼空有一腔抱負無法施展,無可奈何悶悶不樂地帶上干糧定了船票。在船上路過湘水時,突然想起來和自己命運差不多的屈原,忍不住傷感起來,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一想到自己才20來歲,剛?cè)⒘讼眿D,好不容易找份工作,辛勤把活干,無奈老天不長眼,被人穿小鞋,被迫跑到不毛之地,觸情生情,他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也發(fā)泄一下自己郁悶的情緒。
到長沙第三個年頭,有一天,突然一只貓頭鷹飛了進來,落到了賈誼的座位旁邊,貓頭鷹是一種不吉祥的鳥,賈誼看到貓頭鷹便覺得自己活不長了,常常暗自流淚,于是寫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
這之后又過了一年,老四劉恒開始想念賈誼,覺得這孩子雖然持才傲物畢竟還有點真材實料,于是便把他召回了長安。這孩子從長沙回來,按說應該反思,不應該再鋒芒畢露,回來后,老四劉恒正在祈求神靈降福,坐在宣室接見了賈誼。老四劉恒和賈誼徹夜長談,凈問些鬼神的事,不料就是鬼神的事賈誼也比自己懂得多,于是心里暗暗生氣,這么長時間不見這孩子還是不長進,于是安排他給自己的小兒子當老師去了。
這期間,賈誼仍然心有不甘,抽空不斷給老四劉恒出謀劃策,希望能再次得到重用,終于,老四劉恒采納了賈誼的意見,把自己的的幾個兒子每人分了片市場,給他們點資金和人員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
好景不長,自己的學生貪玩不幸出了意外,從馬上摔下來死了,賈誼覺得自己作為老師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學生,學生出意外自己也有責任,便常常以淚洗面。一年多以后,賈誼就一病不起死了,死的時候才33歲,也不過活到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