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大哥在鷹潭過年(散文) ——戊戌年春節(jié)記事
2018年春節(jié),大哥在鷹潭我家過年,《一海隨筆》2月9日那期刊出后,接下去的12天都沒有更新。因為大哥在,所以陪伴大哥是頂頂要緊的事。俗話說,父母在,不遠(yuǎn)游。長兄如父,大哥在,不寫文,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親情,這是人世間最美的一種情感,而陪伴卻是最長情的表白。我在散文《一生不負(fù)復(fù)旦名》一文中,對大哥已經(jīng)有了較為詳細(xì)的介紹,這里就不再敘述。這篇散文我只是記錄戊戌年大哥在鷹潭、余干的行程,借以備忘。
——題記
書香世界,有冷峻的巖石,也有激情歡快的溪水;有扎根厚土,直插時代天空的壯碩樹干,也有依偎大地,纏綿于生命根系的叢叢藤蔓。書香世界永無邊界,深入其中,于我大哥來說,全部的快樂都在于此。
今年是大哥的第六個本命年,回望流逝的歲月,時間無情也有情。古語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大哥似乎一點也沒有對歲月流逝的感傷。依然沉醉在他的書香世界里,不知今夕是何年。
大哥到我家是丁酉年臘月二十六日,寒暄,稍事休息,他便抱著一本書暢游去了。接下來的幾日,大哥一直住在著名康德研究專家鄧曉芒的隨筆文集《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和作家余秋雨的隨筆《極端之美》里。
大哥和余秋雨先生恰好是同齡人,又在同一時間進(jìn)入上海的大學(xué)讀書,因此大哥對余秋雨的作品可謂情有獨鐘。例如余秋雨把中國的書法,昆曲,普洱茶選為“文化極品”的三元組合,即三種文化的極端之美,大哥也有同感。大哥跟我說,最佩服余秋雨先生的地方是,他總能把看似最普通最平常的事物和事情,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覺寫出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象。這一點太不簡單了。大哥愛讀書,大嫂愛做家務(wù)活。三天后,吃過早飯,我駕車從鷹潭到上饒市余干縣梅港鄉(xiāng)畈頭村迎接先期回老家休養(yǎng)的大嫂來鷹潭過年。
大嫂是個煙火生活很濃的人。這次過年的土雞,土肉,土雞蛋,米糖,野生的鮭魚等都是大嫂事先在老家買好幫我準(zhǔn)備好的,然后帶到鷹潭。大哥和大嫂,兩種世界觀,一個注重物質(zhì),一個注重精神,兩者互補性很強,風(fēng)風(fēng)雨雨共同走過了四十五年,還有五年就跨入金婚行列。
大嫂問大哥,這幾天又讀了哪些書?
大哥總能將這些天讀過的書,寫書的人是誰,書里寫了什么,都一一告訴大嫂。仿佛那些書,早已從他的眼里滑入心里,住在他心里的,不僅是書里的那些字,還有書里所呈現(xiàn)的那些情味。
久別重逢的感覺有時真好,巧的是梅港鄉(xiāng)畈頭村也是我奶娘的家鄉(xiāng),在這里我意外地見到了奶娘的兒子,小時候我稱呼“茅筆”的齊定發(fā)哥哥。得知,他一家及兒女都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真為他們一家高興。午飯是在大嫂的大弟愛平家吃的,在這里我品味到了那純凈的土雞散發(fā)出的自然香味,還有那濃濃的鄉(xiāng)情味道。我和大哥時隔三十五年后再一次相聚過春節(jié)。
三十五年滄桑巨變,流金歲月不饒人。
大年三十,戊戌年初一這兩天,大哥又把我書櫥里的兩本書閱讀完畢,一本是《2010中國年度隨筆》,一本是《2010中國年度散文》。大哥除了愛讀書,還喜歡唱歌。
年前,我女兒知道媽媽愛唱歌而且唱得漂亮,于是特意從網(wǎng)上郵購了一套價值不菲的家庭音響設(shè)備,女兒是臘月二十九晚上到家的,大年三十女兒用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組裝這套音響。晚上,春晚之前試唱,音質(zhì)效果非常好。從此,再也不用去卡拉OK廳唱歌了,在家里就可以縱情歡歌。大哥唱的是《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fēng)吹稻花香兩岸?!备吒栲诹?,中氣十足。歌聲里藏著太多對祖國的熱愛,那些情感對大哥那一代人來說尤為難忘。
夜很深了,我與大哥毫無睡意。我們兄弟之間這么些年聚少離多,那一幕幕揮之不去。這是大哥第一次在鷹潭過年。大哥第一次來鷹潭是1963年夏天,來鷹潭參加高考。想想那年,不要說高速公路,就連柏油路,水泥路都很少聽過,用沙子鋪蓋的公路,從黃金埠到鷹潭的客車也是很少的班次。大哥說,他是坐輪船從黃金埠航運站碼頭抵達(dá)鷹潭參加高考的。那年,鷹潭市也不是現(xiàn)在的省管轄市,是貴溪市下轄的一個鎮(zhèn)。那年,大大的一個大余干縣竟然沒有一個高考考場,可見那年鄉(xiāng)下一個孩子要考上大學(xué)是多么的不容易,更別說要考取復(fù)旦大學(xué)。
《大師堂——追憶有大師的年代》里面有一篇文章的題目是《值得過的人生,從死亡開始》,是介紹復(fù)旦大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首任校長馬相伯為民族振興,艱難辦學(xué)先進(jìn)事跡的,讀后感觸很深?!皬?fù)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的“日月光華,旦復(fù)旦兮”名句,意在自強不息。
我不知道,大哥算不算一個自強不息的人,但半個多世紀(jì)的人生經(jīng)歷,有一個成語是非常適合形容大哥的,這個成語是“手不釋卷”。用大嫂的話來說:“你大哥一兩天沒有飯吃不要緊,但是一兩天你不讓他看書,才要命?!?br />
在鷹潭十天,大哥作息時間很有規(guī)律。晚上22時睡覺,清晨6時起床,然后自己用米酒煮一個雞蛋為主食,吃完早餐后,一天的讀書生活就開始了。
大哥喜歡讀的書,以文史哲為主,有時也看《如何打橋牌》此類書籍,我知道大哥還曾任過貴州水城鋼鐵公司橋牌協(xié)會主席。
我好奇的是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的介入,智能手機的普及等都不能影響大哥始終如一閱讀書籍的習(xí)慣,即使在春晚這樣熱鬧歡快的氣氛下,大哥也是一邊看書偶爾把視線轉(zhuǎn)移到電視畫面。
過年,是中國人的一件大事,許多習(xí)俗,早已不是一種儀式,而是包含著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的生活愿景,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比如,關(guān)于春聯(lián),就有傳說稱,五代十國后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jié)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提筆寫道:“新年納馀慶,嘉節(jié)號長春?!边@里的“納”是享受的意思。大意是:新年我們享受著先人留下的財富,佳節(jié)之際預(yù)示著青春常在,從此便有了貼春聯(lián)的習(xí)俗。再比如守歲。蘇軾有名句:“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边@里展現(xiàn)的也就是兒童守歲的一種儀式。
大嫂,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在我家過年。由于身體微恙,大嫂平日都在晚上22時以前睡覺。但在除夕晚上,大嫂和我們一樣堅持到深夜鐘聲敲響以后再睡。
年初二,按習(xí)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俗稱“迎婿日”。大嫂的父母雖然已經(jīng)過世。但大嫂的娘家還有5五個妹妹,兩個弟弟?,F(xiàn)在都已成家立業(yè),而且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兄弟姐妹,長大了,成家立業(yè),親情滿滿,真好。
我這也是第一次跟隨大哥走訪大嫂家的親戚。初二中午在大嫂的二弟愛華家用餐。初三中午,在大嫂的四妹香英家用餐,初三晚上在大嫂的二妹保英家吃飯。下午,我和大哥看望了住在黃金埠的大姐,晚上,我和大哥來到黃埠五雷村看望了叔叔的大兒子海昌,在此用餐并入住一晚。
1968年冬季,我奶奶和叔叔一家分別下放到江西省余干縣高峰大隊的雷家?guī)X村和西邊周家村。叔叔的兒子海昌一直生活在這里并且有了第二代第三代。叔叔生前和大哥親如父子,情同父子。大哥在初二的晚上執(zhí)意要在堂弟家用餐并入住,共敘往日情懷。
初三早晨來到高峰小學(xué),我八歲隨奶奶下放到黃埠鎮(zhèn)高峰村并在高峰小學(xué)讀書三年,直到小學(xué)畢業(yè)。在侄子旗華的陪同下走訪了今日高峰小學(xué)并賦詩一首:
少小讀書在高峰,
七二一別四六載。
滄海桑田換新顏,
故友相見不相識。
高峰小學(xué),地名依然是原來的地名,昔日的容貌已不再。原高峰小學(xué)后面的操場果園等已經(jīng)不見蹤影。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高峰小學(xué),西邊周家村全是一汪汪綠油油的稻田,溪溝里的水是清澈的,即使冬日,那滿田的紫云英的花朵也是格外美麗,對了,紫云英就是我們俗語說的紅花草,現(xiàn)在也像歲月一樣飄逝了。
初四,南昌的三哥三嫂來鷹潭向大哥大嫂拜年。同時,我家女兒二舅一家人,三舅,四舅一家人,大姨等九位親戚來鷹潭拜年。戊戌年的正月初四中午,難得的一次親戚大聚會。中午是在海王世家的餐廳用餐。在餐桌上,大哥又一次發(fā)揮了他優(yōu)秀高級教師的演講才能,給在場的小字輩講解了他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人生意義。
是的,親情,只有走動才會越走越親。我想這是新春佳節(jié)最有意義的所在。
這個春節(jié),因為大哥的到來,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親情節(jié),團(tuán)圓節(jié)。
有親人在的日子真好。
有親人在的日子真好。春節(jié),是難忘的親情節(jié),團(tuán)圓節(jié)。我深以為然。
大哥愛看書,愛生活,自強不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rèn)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xué)社團(tuán)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