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定福大寨樓(散文)
那個紅褐色,掛有燈籠和馬燈的連排房子叫大寨樓,在高嶺鎮(zhèn)定福村旺六屯。最先吸引我不斷探訪定福的罪魁禍首就是它。
我先是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它,就那么一眼,只見其樣貌,它的里外、前世今生來世都概無所知的情況下,它的氣息便跨越溝壑、穿過塵囂,精準地抵達我的內(nèi)心。它在那里,我的心也就在那里,恍惚又真實。
辛丑年八月的一個黃昏,我終于見到了它。它靜靜地盤臥在越來越濃重的夜色中,孤獨,莊重。游人已散,就我們姐妹幾個,和一兩個晚歸的村民。此時,一排馬燈亮起,房子的紅褐色彌散開來,混合著天空漸漸暗沉的藍色,夾雜著燈籠的紅色,所有的一切在細風中微微晃蕩。頓時,竟覺有些虛幻起來。
迎面我們不時地遇見一些老物件。掛在墻上的竹篩,有些竹篩上已繪制了圖畫,寫上了字,比如,勤勞致富。掛在墻上的農(nóng)作物,有蒜頭玉米麥子各種草藥,摸一摸,竟然都是泥土里貨真價實長出來的,不像有些地方,掛的都是人造出來的標本。還有石磨,石水缸,石水槽,石柱子,竹篾簸箕,草凳,我們好像回到了那個以前生養(yǎng)過我們的村莊,那個我們無所畏懼,肆意奔跑的村莊,親切溫暖。我們深深地被一個手推石磨吸引了,這個手推石磨裝備完善,磨盤里還放著待磨的玉米粒,磨槽里有著已經(jīng)磨出來的玉米粉,這是供游人們體驗的。我們輪番上陣,嘗試著推磨,然,我輩已遠離古樸的勞作,我們握著木頭推竿的一頭,任憑什么用力,沒一個能磨得動。
天色漸次暗沉下來。我們往回走。我頻頻回頭,大寨樓的廊檐下,孤獨的老式長椅,在寂寞的等待著主人的回歸。馬燈的明亮,燈籠的紅色,大寨樓和那些老物件的氣息靜靜地籠罩在我們身后,好像我們一轉(zhuǎn)身,就會與迎面而來的溫暖和希望撞個滿懷。
辛丑年12月中旬,和眾多文友前來。從東廟地洞九轉(zhuǎn)三十八灣下來后直奔大寨樓,瞌睡蟲的我在車上睡得昏天地暗,完全不懂他們從哪條路來到了大寨樓。好像我就做了一個夢,夢醒后就到了。我是從夢中來的。迷迷糊糊聽到同車文友說,到了,到了。我睜開惺忪睡眼,房子熟悉的紅褐色便進入眼簾。此時是下午近四點,冬日的陽光斜照下來,房子籠罩在一種柔柔的金色光芒中,加上剛睡醒,我便又感覺迷幻起來。當我用手撫摸著房子的磚頭和石塊時,那種質(zhì)地厚重的感覺才讓我感覺真實起來。陽光好,游人多。有文友從頭到尾數(shù)著有多少間房連在一起。房子像一位安詳?shù)臍q月老人,坐臥在時光中,恬靜地看著我們來來去去。那日風大,風吹得我腦瓜直疼,拍照后我就鉆進車子躲避風去了。有什么好東西,文友們拍了,肯定會分享到群里的,我懷揣這樣圖個便宜的想法繼續(xù)在車里似睡非睡。待大家陸續(xù)上車后,同車的文友給我看圖片,我被其中的一張完全給激靈醒了,一頭母豬半臥,旁邊依偎幾頭小豬,活靈活現(xiàn)。我問,真的嗎,在哪里?場景而已,在村史館里。我即刻想下車,馬上去看看。然車子已經(jīng)向一條會開花的河前進了。
2022元旦,我攜爸媽和兩娃前來。和第一次一樣,我把車停在定福村部球場,家住定福福來屯好友慶及小兒陪同。我們沒有直奔大寨樓,我們在定福村各處轉(zhuǎn)轉(zhuǎn),沿著從北往南蜿蜒而下的水利行走一小段后,我們拐進一條小路,經(jīng)過幾個民房,來到一片開闊田野。
我們走在冬日的田埂上。這里視野比較開闊。一大片的田地種植著一大片的鳳梨。鳳梨是定福新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我們看見一排類似別墅的豪宅,房子與房子緊密相連,有院落。在這排房子的稍后方一些就是大寨樓,大寨樓的后面是一脈彎成優(yōu)美弧度的山脈,遠看就像一彎強有力的臂膀從遠方伸過來,環(huán)抱這一帶的眾生。
經(jīng)過田埂,來到山腳附近,便來到了大寨樓。
石磨,石水缸,石水槽,石柱子,竹篾簸箕,草凳,熟悉的氣息鋪面而來,每個人的喜悅都藏不住了。都安周邊,我?guī)О謰尯蛡z娃去過不少地方,他們都百無聊賴,早早地就催回家。唯獨到這里,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他們內(nèi)心的喜悅,他們的眉宇眼角皺紋都充盈著笑意。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聞了又聞,他們和我有同樣的回到過去村莊的感覺。他們大半輩子在村莊勞作奔走的記憶被喚醒了,這里的一切好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記憶塵封的大門,內(nèi)心隱秘的通道暢通了,在這條通道上,他們愜意地走回到過去又走回到現(xiàn)在。
來到手推石磨旁,媽媽上前一推,手推石磨就輕而易舉地轉(zhuǎn)動起來了,磨槽周遭的玉米粉汩汩流下,就像金黃色的陽光一幕幕傾瀉而下。游人迅速圍攏過來,驚奇圍觀。媽媽似乎回到了年輕時代,她站在手推石磨旁,一個個地指導(dǎo)著游人們操作,手握在推桿哪個位置,下盤如何穩(wěn)住,推動時如何發(fā)力,到哪個地方要一鼓作氣要快一點,身子腳步要如何配合石磨地轉(zhuǎn)動。居然,在媽媽地指導(dǎo)下,許多游人都把手推石磨推轉(zhuǎn)起來了。他們紛紛錄視頻,發(fā)朋友圈,發(fā)抖音。我比較笨拙,媽媽總是把石磨轉(zhuǎn)動到容易推起來的位置才讓我試試,如此幾番,我也能把手推石磨推動起來了,即便還不如媽媽推起來那么輕快便捷。身體和四肢巧妙地配合舞動,比在健身房鍛煉身體有意義多了。大娃在媽媽的指導(dǎo)下,也能生澀地把石磨推動起來了,小娃見大娃也能玩,不服氣地站到手推竿前,踮起腳,舉起手也要推一把。
我們在玩手推石磨的時候,另外一小群大人和小孩游人,他們肩拉著一個石磨滾筒,來來去去,轟隆轟隆地滾動聲音響過來又響過去,時不時傳來一陣陣驚呼聲歡笑聲。
我們就像遠游多年的游子歸家一樣,一間一間地推開房門,一間一間地走走看看,認真地聞聞那些遠去的氣息。在村史館,整整一屋子的各式老物件安靜地置放于微弱的光線中,那些遠去的時光凝聚在它們身上。媽媽變得健談起來,她指著每一件老物件,詳細地給我大娃解說,還不時地穿插著她以前和這個老物件之間的故事。大娃若有所思,有時候久久站在那些老物件前靜靜端詳又再端詳。她在一架木制紡紗機前端詳許久之后,就把紡紗機輕輕轉(zhuǎn)動起來,紡紗機嘶啞的咯吱咯吱聲響起來,惹得一屋子的老物件好像都活了起來,瞬間充滿生機。我們潛藏在身體深處的記憶也活了起來。我仿佛看見在那遙遠的時光中,外婆坐在廊檐下紡織的樣子,想起了我因為鬧脾氣,狠心把外婆織布的一整排線給扯斷。媽媽撫摸著一臺老式電視機說,不知道以前我們家那一臺到哪里去了。我仔細磋磨著一臺收錄機,它陳舊,它蒼老,它身上雕刻的花紋精致優(yōu)美,這種真切的,經(jīng)得起時光考驗的精致優(yōu)美,是現(xiàn)代商品所沒有的,隔著這么久遠的時光,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低調(diào)奢華,它的內(nèi)涵。我們推開后屋一間“豬圈”的木圍欄,豬媽媽和豬仔們就像真的一樣在等待我們喂食,我們似乎聽到了豬媽媽喔喔的聲音和小豬吸吸的聲音,幾個小娃尖叫起來,慢慢探索伸手去觸摸,最后竟把小豬仔輪流抱在懷里把玩,任憑我們勸阻也無濟于事。關(guān)于豬的往事慢慢的在這小豬圈里絮叨開來,我們在這里著實呆上了很長一段時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他們儲存的記憶一點一滴地傳承到后輩身上,滋養(yǎng)著后輩的生命。同樣的,村有一老屋也如同有一寶,老屋儲存的是整個村莊的記憶,它滋養(yǎng)的是整個村莊的生命。
定福福來和旺六的大寨房屋均為二層磚瓦結(jié)構(gòu),一戶一間。每間均分為三開制,前為廳堂,中為臥室,后分為廚房和廁所,牛羊雞鴨等牲畜圈。二樓樓梯、樓板、門窗都是木料。大寨樓的二樓是神秘的。原則上是不能上去的。但我們既像主人又像賊人,能上去的,我們都一一上去了。有些門掛著鎖頭,沒有上鎖,大多數(shù)門是虛掩著的。輕輕一推門,粉塵簇簇而落,透進來的光線微微顫動。有些房間里的衣柜、床鋪還是舊時的樣子,蚊帳掛著,床上被褥皆在,只是不知主人何在。
從大寨樓最后一間房出來,不覺已黃昏。爸爸坐在一民房前和一個大伯聊天。我趕緊跑過去,害怕錯過。大伯告訴我們七十年代中期建大寨樓的情景。石匠,木匠,泥瓦匠齊上陣,挖地基,運料,鑿石塊壘柱子,搭木地板,制瓦蓋瓦。大伯敘述緩慢,有時候還停下來一陣子,他大多時候眼神眺望遠方,他在遙看曾經(jīng)的那段崢嶸歲月。大伯關(guān)于大寨樓的敘述,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鑿石塊壘柱子。肌肉、石塊、鐵錘、汗水一起淬煉出的一條條挺立的柱子。一聲聲炮響,山石被炸下來,那些參差不齊的大石頭被人們齊心協(xié)力抬回來,一個兩個三個,手握鐵錘子,一錘一錘仔細地修整打磨,每個人一天要錘近兩千錘,每一錘都是經(jīng)過揣摩考量后才下錘的?!板P錚叮叮”“叮叮錚錚”,山谷回音悠悠,火星飛濺,石屑粉末翻飛,一連串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后,一塊塊齊整的石頭橫空出世,再把一塊塊齊整的石頭堆磊起來,用水泥粘合,大寨樓的脊梁就挺立起來了,一個村莊的脊梁也就挺立起來了。旺六這個紅褐色大寨樓的石頭柱子經(jīng)過修繕,已經(jīng)看不見裸露外面的水泥疤痕了。
定福人黃家南在其《都安的傳說故事續(xù)集》一書中記載:1976年5月,自治區(qū)黨委《關(guān)于由集體統(tǒng)一建設(shè)農(nóng)村房屋問題的通知》下達后,高嶺公社在定福大隊福來、旺六兩個生產(chǎn)隊進行并戶建設(shè)大寨式新村試點,新村由生產(chǎn)隊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圖紙、統(tǒng)一施工統(tǒng)一投勞。建筑材料(磚、瓦、木)均由各戶自己原拆除的舊房能用的材料,如不夠,由各戶負擔。家庭經(jīng)濟困難,買不起新材料的,由生產(chǎn)隊集體燒磚制瓦補充。參加建房施工的,由生產(chǎn)隊記工分。當時,有40多戶戶主報名參加。并戶建設(shè)新村是大寨大隊的經(jīng)驗,就是將原來居住分散的零亂的住房拆除,搬到由生產(chǎn)隊統(tǒng)一規(guī)劃的地段建設(shè)統(tǒng)一規(guī)格、成排成片連在一起的新村,既可以節(jié)約住宅用地,又方便生產(chǎn)生活,改善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福來、旺六生產(chǎn)隊建設(shè)的大寨式新村,橫跨九曲水兩岸,一字型排列,坐西朝東。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1977年底,新村基本建成,40多戶農(nóng)戶興高采烈地搬進新村居住。
大多數(shù)人知道的參觀的都是如今已成為網(wǎng)紅打卡點的旺六大寨樓。其實,在定福村村民委所在地球場附近仍保留一排大寨樓,這一排大寨樓原汁原味,純樸,粗糙,滄桑,遒勁。在眾多嶄新的民房中,夾雜于其間的它,變成一抹陳舊的色彩,毫不起眼?,F(xiàn)仍有幾戶人家居住在其中的幾眼房間里。我每次來定??创笳瘶牵际菑倪@陳舊的一排開始。
在一個下大雨的周日午后,我再次驅(qū)車來到定福。我釘在村口小賣部,聽眾人聊天,偶爾也會拋出某個話題,引得眾人熱聊。有一陣子,我們聊到了農(nóng)村房屋登記整頓問題。外面冬雨綿綿,冷氣陣陣逼來。下午三點多,一個披著雨衣的老人帶著一身的雨水進來。他一進來,眾人便對我說,黃教授來了,剛才你那些問題我們不懂,你盡管問他,他都懂。我站起來,帶著疑惑打量著這個老人,此人是誰?頭發(fā)花白,一張寫滿故事的臉此刻流淌著雨水,雨衣下面是一身老式布料中山裝。此刻,他銳利深邃的眼神也在審讀著我,這廝是誰,她要搞什么事情?
后來,我們一見如故。黃教授不怨其煩地回答我許多問題,解我心中之惑。
黃教授本身就是都安的一本書,他用大半輩子時間走遍都安山山脈脈,角角落落,編著了一本本關(guān)于都安的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步行至村部球場,那個古樸陳舊的大寨樓靜臥雨中,一排挺立的石頭柱子上面不規(guī)則的水泥疤痕赫然醒目,我問,柱子上面的那些水泥疤痕是后面修補上去的嗎?黃教授說,當時新村建設(shè)時,我還在定福小學(xué)當老師,我們?nèi)w師生前去支援建設(shè),進行義務(wù)勞動,搬磚運瓦,平整地基,這些都是以前一手一把水泥鏟刀,精心細致粘制上去的,都是原貌,你想想啊,若是后來修補,考慮所謂的美觀,這些疤痕肯定會消失了的。
這些不規(guī)則的水泥疤痕,緊緊地把一塊塊大小不一,方方正正地石頭連在一起,連成一根根能夠支撐起一間一排房子的柱子,鍛鑄成了一個村莊挺立的脊梁筋骨。水泥疤痕,石塊,它們的斑駁粗糙中暗暗流動著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手工雕琢出來的東西總是浸透著人的思想和靈魂,隱伏著生命的躍動,深藏著一個時代的悲喜。這是機械所不能比擬的。
在球場邊的文印店里,黃教授拿出正在打印排版的《定福村史》給我看,定福村厚重的歷史在我們手中鋪陳開來。在談到這本書出版的事時,黃教授有些憂愁,這本書走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年多了,書號貴且難要,多方奔走到現(xiàn)在贊助經(jīng)費也無著落。
梭羅說:文明改善了人類的房屋,但并沒有同時改善居住在房屋里的人。聯(lián)想到目前正在推動中的農(nóng)村宅基地整頓問題,看著雨幕中的大寨樓,我問,以后它會如何。黃教授不語。我們陷入沉默,和大寨樓一樣的沉默。
雨聲悉悉索索。
一輛老式手扶拖拉機嘚嘚噠噠經(jīng)過,沿著大寨樓一路向南,不久之后,嘚嘚噠噠的聲音就消失在大寨樓的那一頭了。
敬茶!
祝賀老師順遂平安,筆豐。
感謝老師的閱讀點評。祝福老師,愿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