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母親與藥的故事(散文)
母親是個老肺病患者,她一生與藥為伍。
大饑餓的六〇年,我母親十三歲。那年春天,家中實在沒有什么吃的東西了,外公只好與母親背著家里積存的碗盆去鄰村換點糧食。走村串巷,挨門挨戶詢問,走累了,母親便坐在一棵大樹底下歇腳。也許是熱身子受了涼風的侵襲,回來后,母親就病倒了,頭疼,發(fā)燒,咳個不停。家里眼看著連鍋都揭不開了,哪有錢給母親治病啊。外婆就用炒焦的小米熬水給母親喝。那時候,窮人生病沒錢看,都用這個土方子治病。病了很久,母親終于好起來了,卻從此落下了支氣管炎的病根。
這個病每年都會犯幾次,尤其是春冬季節(jié)交替時病情更厲害。病犯時,母親不停地咳,不停地喘,呼吸很費勁。嗓子里就像塞了一根粗毛繩在上下扯拉,好不容易拉下去,又扯上來,拉下去,又扯上來。連旁邊聽的人都覺得難受,忍不住大口吸氣,似乎這樣做,能緩解一下她的痛苦。
就這樣,在病情的反反復復中,母親過了一年又一年。病犯了,就打針吃藥;好點了,母親就和好人一樣該干啥干啥,一點也不惜力氣。父親常年不在家,里里外外的活全靠母親一力承擔。出門,母親是男人,干著和男人一樣的重體力活;進門,母親是女人,燒火、做飯、喂雞、喂豬、照顧婆婆、帶孩子……哪一樣也都離不了母親。
四十六歲那年春天,母親得了一場重感冒,連續(xù)幾天發(fā)高燒,慢性支氣管炎轉(zhuǎn)成了肺結(jié)核。這下,全家似乎都亂套了。父親不停地唉聲嘆氣,后悔以前沒給母親好好治療。
肺結(jié)核是一種很難纏的病,都說會傳染。于是,母親就有了專屬的碗和筷子。每頓吃完飯后,母親認真清洗自己的碗筷之后,就把它們單獨扣在灶臺的一角。那被特殊對待的碗筷看上去很委屈,它們是我家的一個禁忌。母親再三囑咐我們不準碰它們,如果我們不小心動了它們,母親會很生氣。那副碗筷,重重地扣在了全家人的心上。
因為患病的緣故,母親的嘴唇常年是烏紫的,醫(yī)生說那是缺氧的癥狀?;忌戏谓Y(jié)核之后,母親的日常就離不開藥了,就把藥當飯吃了。一副中藥,三遍四遍地熬,直到一點苦味都沒有了才倒掉藥渣。一粒粒西藥片,母親把它們當寶貝,精心保管著,細心按時按量服用。她信任每一種藥,覺得藥是好東西,她常說“藥王爺不虧人哩”。熬得是藥,喝下去的是希望。也許正是這些藥,安慰了母親脆弱的心,使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信心。
也因為患病的緣故,除親人和四鄰外,母親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醫(yī)生了。就像信任藥一樣,她也信任每一位大夫,很聽大夫的話,從不埋怨大夫,懷疑大夫。偶爾遇到我們說某些大夫的壞話,母親也總是替大夫們辯解,她應該是最配合醫(yī)生的患者了。村衛(wèi)生所的張大夫,是我們本家的一位遠方長輩,幾十年來,母親的病一直是他治療的。他不知道給母親開過配過抓過多少副中藥,打過多少針,輸過多少瓶液體了。母親記不清了,他也記不清了。直到這個大夫爺爺自己生病去世了,也沒有徹底醫(yī)好母親的病。
市一院中西醫(yī)科的朱大夫,是張大夫去世后,別人推薦給母親的。這位大夫是名醫(yī),患者很多,候癥室里擠滿了人,看病很費時。母親總是早早去掛號、排隊、耐心等著,提回來大包小包的藥,慢慢煎著吃。
六十歲以后,母親的身體更差了。住院就很平常了。好在這時候農(nóng)村也實行了醫(yī)保,可以按比例報好些醫(yī)藥費,這無疑大大減輕了我家的經(jīng)濟負擔,母親也可以稍稍安心地去住院治療。母親膽小,住院后需要我們時時陪護。偶爾,我們有事需要出去一下,母親就眼巴巴地盼著我們回來。那情景,就像我們年幼時眼巴巴地盼她回來一樣,生怕她一出去后就把我們丟下不管了。
母親生的是肺病,大家都說這病會傳染,也會遺傳。母親很怕,怕我們兒女遺傳或是傳染了她的病。記得我們小時候,每逢感冒咳嗽,母親總是很驚慌,日夜不眠不休地守著我們。直到我們?nèi)昧?,再也不咳了,母親才會放心。平常的日子里,只要我們幾個咳幾聲,母親總是逼著我們?nèi)コ运帯K桥掳?,怕我們也和她一樣留下病根。好在我們幾個子女都健健康康地長大了,母親一直擔心的事,并不曾發(fā)生。
她的那副另擺的碗筷,后來我們也常常裝作無意地收進了其他碗筷中。起初,母親會責怪我們,自己再把它們挑出來。漸漸地,母親也似乎忘了把它們挑出來。那碗筷,也終于結(jié)束了獨居的生活,重歸大部隊的行列了。
母親是最忌口的,醫(yī)生不讓她吃的東西,她絕不會碰。她沒有嘗過一口美酒的滋味,她沒有吃過一頓熱辣辣的火鍋。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她嘗得最多的大約就是苦味了。
病了一輩子的母親,健康就是她最大的夢想,健康就是她最深的信仰。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