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寫手獎勵賽】穽底,那一汪柔情(散文)
探訪穽底,是經朋友強烈推薦的,那里處于剛開發(fā)的狀態(tài),沒有太多的粉飾與浮華,沒有熏染太多的商業(yè)氣息;那里低調而隱秘,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那里涼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勝地。剛放暑假我們便安排好了時間,循著導航驅車四個多小時一路翻山越嶺,直奔那里。
穽底,也叫井底或宑底,位于山西長治市平順縣東寺頭鄉(xiāng),與河南林州石板巖交界。這里位于太行山峽谷深處,四圍連峰絕壁如削如鑿。我們站在谷底環(huán)顧,真的猶如置身井底一般。但幾個小時的奔波,又累又餓,我們還是先找一家干凈的民宿安頓下來。
午休過后,便起身四處走走看看。剛走沒多遠,一陣風過后,一陣雨倏忽而來。坐在路邊臨崖的亭子里,聽斜風細雨,看青山綠水。這里的雨來得快,去得更快,帶走了午后的燠熱,帶來了清爽和舒適。四周的山崖青翠欲滴,路邊的山花含露帶泣。路邊懸崖下的潭水深不可測,宛若一條玉帶環(huán)繞于谷底。水面波光粼粼,像拉了一道透明的帷幕,又像籠了一層輕煙薄霧,若有若無,那便是祥云湖了。
祥云湖,幽谷深潭,卻有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站在高處看,青碧的祥云湖宛如披著面紗的仙女,在高山峽谷間輕歌曼舞,一襲羽衣霓裳,若隱若現(xiàn)。走近看,湖水清澈可鑒,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紅花倒映水面,又像是海市蜃樓。沿老街石徑下懸崖上大壩,祥云湖仿佛一覽無余,遠山近樹、堤屋岸樓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這里分明是北國雄奇險峻的山川,卻又像來到了柔美秀麗的南國水鄉(xiāng)。沿湖岸游走,不時有清澈山泉傾瀉而下,如飛珠漱玉,碎銀蕩漾。魚蝦搖尾捋須,悠然自得。泛舟湖上,奇峰、怪石、綠葉、飛瀑讓人目不暇接。山環(huán)繞著水,水偎依著山,山水相擁,若即若離。時而寬闊,如遙相守望,情意綿綿;時而逼仄,如款款相依,竊竊私語。寬闊處,小艇縱橫馳騁,任意東西。逼仄處,崖樹突兀,巉巖參差,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白天的熱鬧漸漸消逝,傍晚的祥云湖恬靜安詳,像一個嫻靜的少女懶洋洋地躺臥在大山的懷抱。游艇安靜地橫在岸邊,三三兩兩的人影倒映水面。水面上影影綽綽的山影宛如大塊水墨,神秘而深邃。魚兒騰起的水花像是祥云湖恬淡的呼吸,潺潺的山泉哼起了舒緩的小夜曲。
懸崖居是祥云湖深處的一處特色小筑,藏在懸崖,隱在谷底,別有一番情趣。白墻黛瓦掩映在懸崖下,乘小船或者跨越吊橋可以到達那里。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也許與我們無緣,只是遠遠地欣賞一會兒,感慨一番。
從祥云湖大壩往右,沿公路向上。幾處農家依路而筑,掩映在懸崖綠樹之中。小院高低錯落,隨山就勢,而且大多以石材砌墻、覆頂、鋪路,還有隨處可見的石碾、石臼、石桌、石凳等,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整片石斜鋪的褐紅色房頂。
下到院子的通道也是一級級石階,石階邊布滿了苔痕。院墻外的樹枝上臥了幾只雞,幾聲啼鳴讓我不再懷疑它們是野雞。小狗汪汪地從院子里跑出來,模樣一點兒也不兇狠,搖著尾巴,倒像是熱情的歡迎。大門外有兩三畦菜地,門前的山坳處是幾道石砌的堤堰和小塊的梯田。一道清泉從院子后的山上流下來,繞進院子,又從院子里出來,流進菜畦,又從菜畦流流出來,跌入門前的山崖,叮叮咚咚地去了。
路邊的杏樹上有不少晚熟的杏果,橙黃,潤澤,散發(fā)出幽幽的香氣。樹下也散落了許多,堆堆迭迭的。從草叢中撿拾一顆,輕輕一咬,綿軟,甜香。蜿蜒的小路通往山林深處,那里絕壁對峙,輕煙出岫。一朵朵煙云縈繞絕壁上,既像纏了一條飄帶,又像披上了一層薄紗。
繞過半個村子,已近黃昏。朦朧的夜色中,穽底村靜靜地躺臥在群山的懷抱。山坳低谷,路邊崖畔,溪岸樹叢散落的人家開始透出星星點點的燈光。看懸崖絕壁上四圍的天空,像覆蓋了深藍色的穹廬。幾朵白云貼近南邊的峭壁,悠悠浮動。幾點星光躲在東邊山峰的一側,熠熠閃爍。而西邊的絕壁前一只遲歸的蒼鷹盤旋一會兒,便再看不見了。
坐在石凳上,聞著山花香,聽著清泉聲,品著噴香的農家飯菜,簡單而舒適,質樸又愜意,自然又灑脫。這樣的地方,沒有污染,沒有喧囂,少了紛爭,少了勾心斗角,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
夜深了,我仍然坐在那里,看穽底四周的壁壘,看四絕壁上的天空。我在癡想,就在這里,做一只快樂的青蛙,就這樣觀天觀地觀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心靈的滿足和生活的幸福?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進入神龍灣。這里是穽底村已經開發(fā)的景區(qū),既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原生態(tài)風貌,又保留一些民宿和民居,很適合養(yǎng)生與休閑。
清晨的峽谷里幽靜空寂,峽風習習,清涼愜意。三三兩兩的游客和村民在干凈的石徑上散步。綠樹青翠,露水晶瑩,路邊梯田里的玉米、豆角等農作物長勢茂盛。田地邊、路邊的亂石堆中長著一棵棵矮壯的花椒樹,青青的花椒果粒泛著瑩瑩亮光,散發(fā)著幽幽馨香。
鳥鳴打破了峽谷的寧靜,一道亮光照亮了前面的懸崖,層層綠樹像是給懸崖峭壁圍上了一條溫軟的綠絳。峽谷里開始變得朦朦起來,像輕煙,像薄霧,像水汽,在光影與陰影中氤氳。連日的干旱少雨,河道里裸露的河床上亂石雜樹,偶爾有幾處積水反射出亮光。順河床向遠處察看,可以看到山谷里漸漸廢棄的穽谷通古道,循著古道依稀可以看到絕壁間的棧道、樹叢中的天梯、以及兩山之間的虹橋。而旁邊的山崖裂開了一道口子,忽隱忽現(xiàn),沿著刀劈斧削的峭壁半腰曲折而上。幾個黑黢黢的洞口像是瞪大的眼睛,又像是絕壁上開的幾扇亮窗。那就是穽底村有名的掛壁公路了。昨天我們從那里經過,小心翼翼地貼近山體,心驚膽寒地只想盡快地下到安全的地方,不敢停留,也不敢看洞外的風景。而現(xiàn)在遠距離地欣賞這宛若天路般的人間奇景,依然心潮澎湃。據說,這條掛壁公路是穽底村人歷經14年的時間開鑿而成的,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掛壁公路林州的紅旗渠一樣,已經成為太行精神的符號和象征。
吃過早飯,沿晉豫古道向下穿越太行大峽谷,至林州。一路上,峰巒溪泉,奇景秀色隨處可見。還有許多寫生的學生,坐在河岸邊、巖石上、道路旁,安靜、專注地展開畫板,或用墨線,或用油彩,勾描涂抹自己心儀的太行山水。
穽底,喜歡這個質樸的名字,親切而直接,還有從穽底通往紅旗渠的山路上,經過的豬叫石、高臺、石板巖、露水河等。多少年了,這里依然保持著純樸自然的本色。也許是封閉而落后的大山,也許是這里留守的山民,讓它沒有和其他的山村一樣走向荒寂,也沒有像其它開發(fā)的景區(qū)一樣走向衰亡。
這是幸事,山的幸事,水的幸事,當然也是我們的幸事。在喧囂的世界中,我們仍然擁有這一隅雄山秀水,這一方鐵骨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