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門禁的故事(散文)
門鎖可以守護珍藏,包裹秘密,還能鎖住什么呢?
大約五六歲時,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懵懂的我睡了個大懶覺。睜開眼睛,不見老娘的身影,呼喊一聲沒人應(yīng),望見房門是關(guān)閉的。心里猛地生起一陣驚悚,我一滾子爬起來,沖到門口掰門,竟然是反鎖的!這下完了,從來沒遭受過這樣的冷遇,幼小的心靈瞬間失去安全感。
我雙眼緊貼門縫,嚎啕大哭,嘴里心里腦海里呼喊著娘,眼淚嘩嘩地灑,似高處的山洪泄入低洼的平地,只感到脖子衣領(lǐng)很快濕了。屋里雖然沒有鬼,但感到自己活像一個急于逃命的小鬼。好在一頓飯的功夫,老娘從后門口回來了,對我是好一陣哄,才止住我心里的委屈和恐懼。原來娘看我沒醒,就鎖上房門,去地里摘菜了。其實房里并沒有什么值錢的家當(dāng)值得上鎖,我估計錢是沒有的,最多是幾斤米,花生,或者番薯絲之類的財富。要么就是老娘把我當(dāng)寶貝了,也只有病魔纏身的她才愿這樣想,這樣做。是不是當(dāng)時她的靈魂深處已經(jīng)意識到,對幾歲的我可能護佑不了幾年了?
那天該是沒有洗臉,因為淚水早已把臉蛋沖刷干凈了。為挑水的姐姐或父親減輕了一點負擔(dān)。可明顯給老娘增添了心理顧慮,有了這么個粘人淘氣的崽,她還能自由出去干點活嗎?太拖累大人了!小時的我真的忒粘人,就這一點,比我大幾歲的一個外甥女經(jīng)常笑我。記得那個上午我一直在老娘身后如影隨形。她走到鍋邊,我就跟到灶邊,她移到房里,我就隨到門邊,甚至順著她的方向還提前兩步進房。三年后,母親病逝了,我只是沒敢跟進墳?zāi)估铩?br />
有一次跟母親到蓮花地五姨娘家里做客,大姨四姨都去了。我娘排行第三,叫三妹。本來是五姊妹,據(jù)說二姨娘過門不久就意外去世了,是舀飯時鼎鍋的鍋蓋失手掉下來,傷到腳背,可能發(fā)炎引發(fā)了破傷風(fēng)。那個年頭四朵金花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午飯后客人們?nèi)轮?,五姨不答?yīng),一定要挽留三個姐姐歇一夜。我現(xiàn)在猜想應(yīng)該是這么個情況,客人體惜主人糧食緊張,70年代初哪家都不富裕,而主人清楚客人的想法,認為自己有留宿客人的物質(zhì)實力。五姨所在的蓮花地村地處河邊,沙地肥沃,常年有水輪泵灌溉,水旱無憂,可以稱得上豐衣足食。后來聽五姨說她到我家做客,還常常帶米來的。
趁客人進房拿籃子(來時盛了雞蛋等禮物)的時候,五姨果斷地把房門反扣了。當(dāng)時我在外面堂屋玩耍。這下好了,三個姐姐鎖在房里鬧著要回家,一個五妹硬是熱情得不行。四姨說要出來解小手,五姨在外面笑著說你就在房里屙吧。過一會兒門邊真的有一攤水了,從門板和門檻稀開的間隙可看見。五姨趕緊開了門,其實是四姨在房門口倒了一碗茶水。從那以后四姊妹再也沒有機會齊聚過了。我娘死得早,四姨和五姨因為一樁姊表婚戀未成釀成了不幸也生了隔閡。
母親過世后,姐姐很快出嫁了,我和父親相依為命。一天中午我上學(xué)時鎖上門把鑰匙帶在了身上。平時是把鑰匙藏在門口倒掛的一個舊布鞋里的。那天小腦瓜心血來潮覺得這樣不安全。放學(xué)后偏偏又在路上跟小伙伴玩了一會。忽然想起鑰匙在身上,我趕緊往家跑。
到了屋邊,大人們在稱炸子(燒石灰用的柴草)重量,父親為生產(chǎn)隊割回了一擔(dān)人頭高的柴禾。一見我,父親就憤怒地罵開了:“你死到哪里去了?這么晚了都不攏窩!”農(nóng)村娃多在家長的咒罵口水里泡大。其實阿爸是進了屋的,可以從后門用鐮刀撥開木栓,只是從鎖上的大門出不去,要繞一大圈才能到屋門口,耽擱了阿爸做事。超強體力勞動后,一身疲憊的父親,應(yīng)該是又饑又渴。聽他咆哮幾句,犯了錯的孩子耳根和內(nèi)心是可以承受的。
我參加工作后,父親就跟隨我們生活了。雞鴨魚山珍海味他不稀罕,只要求有酒喝,有豬肉吃。有天傍晚我們帶小孩去河里游泳回來,在小區(qū)上樓的時候,遇見阿爸孤獨地坐在水泥樓梯上,腳上還沾了泥土。對我劈頭就是一句臭罵,原來是他下午去了菜地,沒帶鑰匙進不了屋!我猜測他可能口渴了,或是疲勞了,或者衣服汗?jié)窳?,想盡快洗澡換衣,左等右等我們大人小孩都不回,發(fā)兩句火消消氣,挺好。從這以后阿爸長了個記性,任何時候出門都先把鑰匙系好在褲頭上。
中午邊或者晚飯前,我在廚房做飯時,只要聽到遲緩地插入鑰匙開門的聲音,就知道一定是老父親回來了。每次我都沒去幫他開門,讓他慢慢開門進來,然后微笑著地問候一句:“阿爸回來了呀!”他定會回一聲:“嗯!”很多次聽見這種開門的聲音,我就在慢慢地品味,盡情地享受著!──老父親還健在,還能去外面種菜,還能平安走回來,還能用鑰匙開門!心疼地看著顫巍巍的老人,下意識里也在擔(dān)心,這種溫馨的日子還能多久呢?
我的那位“她”下班回家是經(jīng)常不需要用鑰匙的,在敲門不過三下時,八十多歲的父親準會從沙發(fā)上的半躺位坐正,然后雙手一撐,伴隨“哎喲”一聲站起來,立馬拖著大步過去開門。可惜這么默契友善的迎接場景沒有對話,沒有交流!晚輩對長輩連打個招呼都吝嗇,謝意更是了無。不能說媳婦對家爺不好,興許是個性使然吧?但我心里一直都有埋怨,為此還伴過嘴。如今老人走了,沒人幫開門了,提著包開門的滋味難道更好?
父母給孩子的愛,用大半生的付出去體驗。子女對父母之愛,用一生的享受來回味。
門鎖歷史可追溯五千年,有簡陋原始的,有現(xiàn)代豪華的。我深切地感受到,它可以鎖住哭鬧,鎖住親情,鎖出惱怒,也鎖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