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烙花生
剛從秧顆上摘下來的花生果在紅彤彤的火爐上滋滋響著,一雙雙稚嫩的小手急切切的翻扒著果兒,時不時地急忙忙的放在嘴邊吹著被燙著的小手,嘴里煞有介事的“啊啊”地吹著。年齡較小的我生怕?lián)尣坏剑还軤C不燙,看準(zhǔn)了不在滋滋作響的果兒急匆匆地扒開把果粒放在手里,一邊左右手倒騰著一邊急不可待地扔進(jìn)往外“噗噗”吹氣的嘴里,那叫一個香啊!年齡大些的哥哥姐姐把烙熟了的果兒送到我的嘴邊,雖然當(dāng)時得到的回答是他們不愛吃或是吃飽了,但是我一味地往填不滿的嘴里塞著。
雖然弄得嘴邊、手上甚至是臉上黑黑的,但是那時的烙花生對于我們七十年代初期的孩童們來說,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棒棒糖、薯片、辣條,既有樂趣又有刺激。
時間的推移雖然淡化了兒時的這種“烙花生”,但它留給了我對童年的回憶,留給了我對未來的憧憬,留給了我對生活的傳承。
前幾天,在一次救助溺水者的時候,又嘗到了“烙花生”。
10月4日,作為藍(lán)天救援隊員的我,在遼河邊奮戰(zhàn)了四天后的一個午夜時分,剛剛從水面下船,凍的上下牙直打鼓,趕緊跑到火爐邊烤火取暖。
咦?什么味道?
一股久違了的味道直撲撲的鉆進(jìn)我的記憶,微閉著眼睛在腦海里仔細(xì)地搜索著。突然,一下子在憶庫里翻到了,對,就是它,“烙花生”!?。?br />
四晝夜的溺水打撈,放棄了十一小長假的天倫之樂,放棄了工作之余的休閑享樂,藍(lán)天救援純粹的公益性質(zhì)就是無償無私的為受難者為社會服務(wù)。
船上,零度左右的遼河水打在臉上就像針扎的一樣疼痛,以至于后來干脆麻木了沒有了疼痛感,但是,我們這些藍(lán)天人沒有一個退縮的,依舊披星戴月連續(xù)奮戰(zhàn),沒有叫苦沒有叫累,有的就是早點讓生命有所寄托,讓遇難者早點回到親人身邊。今天就吃了一頓飯,天氣還驟然降至零度,凍的我們都抽抽了。輪班休息時到岸邊臨時搭建的火爐邊烤火取暖,家屬撿秋撿來一些花生果,就在火爐上烙起了花生。
滿天星斗簇?fù)碇倍菲咝牵粡澖鸸辞那牡南蛑鞣接芜?,紅紅的火苗順著爐筒子穿上了夜空,爐蓋子上的果兒滋滋地作響,哆啰哆嗦的隊員們雖然沒有兒時的那種貪婪,但是饑餓也讓他們不停的“噗噗”地吹著,不停的吃著。這里有個體老板,有公務(wù)員,有中層領(lǐng)導(dǎo),也有打工仔,他(她)們不是在憶苦思甜,而是在傳播大愛;不是在減肥健身,而是在弘揚正氣;不是在作秀謀名,而是在救助他人。
紅彤彤的火從爐筒子里從爐蓋子邊穿出來,照亮了漆黑的夜晚,照亮了周邊的村民,照亮了每一個人,花生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在夜空里彌漫。
作者筆名:路路、城關(guān)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