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舞】光陰的故事(散文)
一、光陰的故事里,一邊在成長,一邊在失去。
爸爸駝著背站在老屋的階沿下,夕陽的光映紅他溝壑交錯的黑黑的面龐。他“咯咯咯”地喚著在草叢里覓食的小雞,又“哩哩哩”地呼著那一群在水田里撲棱的灰鴨,他的聲音高亢又帶著慈祥的味道,太陽沉醉地在山那邊睡著了。
很久以前,這個時候、這個地點、這副場景,只是換了畫中人。雞鴨都擁擠地進了籠,媽媽那清脆的歌聲就會隨著晚飯的炊煙徐徐飄蕩、上升,莽莽深山里便響起合唱的聲音。我們踩著星子的光在草垛旁捉迷藏,等著父親披著月光的高大身影在村口出現(xiàn),然后擁上去期待能分得一粒糖。
光陰帶走了我的天真,媽媽那些清脆的歌聲和那些可愛的家禽們,我開始習以為常和厭倦;我也不再安于等待,不再期待父親帶著體溫的糖果的香甜。我固執(zhí)地將頭掉向遠方,我要走進新的旅途,去探索那些未知世界里的奧妙。
光陰帶走了媽媽,再也不會回來。我終于懂得了回首,我看見高大的父親不知何時身子已經縮小,生活的洪水漫過他的肩膀涌向我。我開始長成父親的模樣,承擔世界的重量,而嚴厲的父親接過了母親的慈祥,慰籍著我在外面世界的闖蕩。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yǎng)女……”?每次在耳邊響起這首歌時,心里都會有無限的感觸。時間總是那樣的飛快,當我還不曾明白它的存在時,它又已經“嘀嗒”地飛走了。
時光的匆匆,我們的成長,父母為我們操勞而帶來的蒼老。光陰的故事,不僅包含著一去不復返的歲月,更重要的是父母對我們無限的愛,值得我們一生去珍惜、去留戀。
二、光陰的故事里,一段的經歷,一世的回憶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經意之間,給予你溫暖,沒有任何預兆地停留在你的內心里,即使已經分別,即使遠在天涯,卻依然讓你忍不住思念。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同學。
翻開同學聚會的照片,那一幀幀、一幅幅的畫面把記憶的閘門打開。校園里的法國梧桐仍然高大挺立,碧綠的花草已經掩蓋了我們留下的足跡。可記憶中,我們一起嚼過的草根味兒仍然清新甜蜜。
曾經和誰?形影不離,上課、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曾經和誰?在校園的桂花樹下一起流淚、嘆息;曾經給誰?在球場邊遞上羞澀而勇敢的一瓶水;曾經與誰?為一道難題的解答爭得面紅耳赤;曾經和誰?一起奔跑,任夕陽把我們的影子拉長,任風把衣角飛揚。想起這些,銀鈴般的笑聲就在記憶里回蕩。
那日回到岳池,華燈初上,空氣里彌漫著不知名的花香。四月的味道,如那些打馬而過的青春,恍惚而又美好。我埋著頭,漫步在人群里,一個嬌小的女子毫無征兆地從人群中出現(xiàn),如此熟悉的一張臉,是我無法忘記的容顏。
她輕輕喚著我的綽號,往日的點滴如潮水般涌現(xiàn),忽然倍感溫暖。原來她從來沒有忘記過我。她抬手摸摸我的臉,慢慢地將我擁入懷。嗅到熟悉的味道,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畢業(yè)時我們抱頭痛哭的場面。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
聽著羅大佑譜寫的《光陰的故事》,他的歌穿透光陰訴說著我們,他的歌就是我們青春的記事本,一段經歷,一世回憶。
三、光陰的故事里,從前是依賴,以后是疏離
兒子讀高二了,課程比較緊。周末有限的休息時間他都用于打籃球、玩手機,根本沒時間去購物。沒辦法,昨天,只好獨自去給他買衣服。從小,他的衣服都是我一件件從商場提回來的,每次,他都會歡喜地接受。
他回家關門試穿的時候,我多希望他出來歡喜地說可以可以,一如前面這十幾年一貫的樣子。可是不,他說這件布料不夠舒服,那件大小有點不合適,瞬間我的熱望被澆熄。
其實在許多的細節(jié)里,我已經暗暗意識到他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已經要強烈地表達他自己。上次他準備話劇節(jié)目,問到我的建議,他已經懂得有選擇地接受,而不是全盤保留。
做事的時候,他不再按照我的說法做,懂得利用自己更簡便易行的方法來達成目的。他已經在慢慢推翻他曾賦予我的“萬能媽媽”的封號,證明一代更比一代強。
他不再是那個個性溫和的小子,逐漸的變得尖銳、固執(zhí)和冷漠,當然這只是我從媽媽的角度來說。他才不管曾經想二十四小時霸占著我,也不管前段時間才說過,他不會去外地上大學,只因不愿離開我。
可是歲月呀!從來不會照顧我們的意愿。光陰一邊褪去了他的稚嫩,一步步走向完善和成熟;光陰又一邊剝奪了我的年輕,一步步走向衰老和無助。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而今我被這句經典之句虐成狗,在某些時刻,我為他的成長與獨立而欣喜;某些時候,我又為他的決絕、固執(zhí)與逆反生出深深的挫敗感。我明白,他終究要脫離我的庇佑,長成他自己。他放棄了對我的依賴,而我只能默默地看他離開。
四、光陰的故事里,一半是陪伴,一半是孤獨。
屋外雨聲潺潺,他在廚房里貓著腰,專注地從缸里挑著酸菜,準備做酸菜湯配上窩窩頭。我在客廳看到心動的好詩,大聲地念給他聽:“不知為何/明明想和你說話/卻騙你說/風雨正好/該去寫點詩句……”
他把半個身子探出廚房門,笑盈盈地聽完,說:“好詩!你同學寫的?”他曾一度以為徐志摩是俺的同學,我也懶得解釋。徐志摩是誰?其實我還是不認識。我說西貝寫的,他說你的同學都很有才。
就是這樣兩個看似千差萬別的人,卻又真真實實地生活在一起。我們自得其樂,毫不拘束。他踏實地經營著日子,我偶爾寫幾句飄渺的小詩。
我們的工作各自為政,我們的愛好大相徑庭。有人說,相同的人適合瘋玩,互補的人適合戀愛,所以我們一直在戀愛。
周末,我繡我的花花草草,他擺弄他的頑石木雕,偶爾相視一笑,都會有溫馨的感覺在流淌。夜里,我寫我的文字,他看他的拳擊,只是他永不會忘遞上一盤我愛的水果到書房。
每次聽劉若英的《我敢在你懷里孤獨》,都能感同身受,我們要愛不要束縛。我們彼此陪伴又獨立,我們孤獨又溫暖。下面請你好好聽聽這一首歌:
誰不曾忙碌忙完就喊孤苦
只因落單了就忘了這叫無拘無束
你也會渴望沒任何人束縛
在沒觀眾的王國里表演我行我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