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四五年級,大概十二三歲的時候,看了幾本說探險的故事書,熱衷各種探秘考古。一次從書上看到我們那里有個戰(zhàn)國時期某侯的古墓,至今猶存,于是念念不忘去看一眼。
首先是七毛錢買了一張本地地圖,搞明白這個古墓所在的地方在哪兒。那個鎮(zhèn)離我家大概二十里路,西部礦區(qū)的一個小鎮(zhèn)邊緣。真遠!這是我生平從未一個人去過的遠方。哪個少年不向往遠方呢?我看著地圖,不免充滿一種浪游天下的憧憬。于是開始籌備一個秘密計劃,我要去,并且是一個人去。這樣回來,可以在小伙伴中大吹特吹了。
然后開始籌備經費。畢竟是出遠門。
用了兩個多星期,我才攢足了盤纏,一共兩塊八毛錢。除了來回的公交車票,夠吃一碗面,兩塊燒餅,興許還夠買一瓶汽水。雖然應該半天時間就可以打個來回,但是多準備點錢才是萬全之策。
要揣著這筆巨款出門,心里有點惴惴不安。因為俺家那小城是我后來走南闖北所見過小混混最多的地方,甚至有傳說是世界幾大匪城之一。很多人剛脫了開襠褲不久就開始混社會,我一個同學,三年級退學時,就已經在當?shù)貛团衫镉忻柫?。上學路上經常有小混混、不良學生打劫,五分一毛都要,有的甚至搶鋼筆,搶皮帶。
因為經常被堵住搶錢,甚至還和其中個別熟悉起來,見面還會打個招呼。
我:“今天沒帶錢?!?br />
混:“蘋果給我咬一口?!?br />
我猛啃兩口后遞過去。
混:“麻痹,信不信我打你?”
機智如我,思索了一會,就定了對策??诖镏涣魞擅X坐車。其他的錢分成幾份,塞在鞋子里,甚至鞋墊上下和襪子里可以分別放一兩個鋼镚。這樣混混們搜走一筆之后大概就不會繼續(xù)深究了。
于是一個周末的中午,我早早吃過午飯,跟父母說出去玩。便一個人踏上充滿新鮮和刺激的旅程。出門到3路車站,坐到李郢子,下車往回走一段,有一條小路,走進去大概七百米,左手邊。我把路線記得很清楚。
風很柔和,微微有點涼,陽光燦爛而不刺眼,天還很藍,離地面很遠,不像現(xiàn)在總是灰蒙蒙的罩在地上,應該是一個秋天。路邊的法國梧桐很粗大,一個人抱不過來。離地面一人多高的地方就開始分叉,巨大的樹冠極其舒展,遮蔽了整條街道。我從一個住在路邊4樓的同學家里往下看過,整條路的上方全是樹葉,看不到一點路面的車輛。風大的時候,樹葉隨風擺動起伏,仿佛是我還沒真正見過的海浪。樹干上顏色斑駁,好像一塊塊迷彩。這種樹會一片片的掉下干硬的皮,夏天的時候,院里的張大娘撿回去,說是可以點著了熏蚊子。我跳起來摘了一片樹葉,一邊走,一邊撕成貓臉的形狀。隨即撕的粉碎,隨手丟掉。今天可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怎么能表現(xiàn)的像個小孩子呢。
3路車站每天上學都會經過,離家也就幾百米,過一個路口就到了。剛好有輛車同時到站,真順利。人不算多,但也沒空座位。我找了個地方站著,抓緊扶手,目不轉睛的看著車外,努力壓制著過速的心跳。嗯,上路了。車外的景物從非常熟悉變成不太熟悉,再變得陌生起來。每次臨近靠站的時候,售票員報出的站名已經從未聽過了。這是我從未來過的地方。
李郢子,我又暗暗回憶了一下我將要下車的站名,不能坐過頭了。
有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一邊吃烤紅薯一邊湊了過來,明顯不是良善之輩,而是個社會人。我們那里的話,叫做“痞老幺”。說明顯不良,不是說染了黃毛或者戴了耳釘,那時候還不流行,主要看氣質。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江湖上流行的是渾不吝,當然可能沒人這么說,是我后來看了王朔的小說,自己總結的。這種渾不吝在舉止上有著具體的表現(xiàn)。
比如說痞老幺們經常嘯聚在路邊,少則三五成群,多則十幾二十人,仿佛等待著什么,又仿佛預謀著什么。
站著的要雙手插在上衣兜內,稍稍用力下壓,從腰到背到肩,盡力向前勾著,就顯出一種不羈。蹲著的要雙膝盡量分開,膀子(手臂)扎開,自然搭在膝蓋上,勢如虎踞,有著縱橫百步的威風,最主要的要表現(xiàn)出一種“不拘你”,這種什么都“不拘”,就接近渾不吝了。
還要注意表情,不能喜悅,不能愁苦,甚至不能明顯地冷酷,而是要風清云淡,要從容輕蔑,要不屑人間。
這位社會哥啃烤紅薯的時候,眉宇間也自然流露出這種渾不吝。我有點緊張。手把扶手抓得更緊,想看過去,又不敢。想轉過身子躲避一下,又怕更加引起他注意。腳不自覺地碾了碾,感受了一下襪子里的零錢。
社會哥慢慢踱到我身邊,并沒有按常理直接問我有沒有錢。而是問我哪個學校的,我胡亂說了一個記憶里離這邊比較近的小學。他又問我到這邊干什么,我說到我舅舅家,順便提到了是找兩個表哥玩的。
那個年代,我家那邊的小混混打劫之前,有時候會先問“你有沒有哥?”有時候還會細致的問“比你大幾歲”。這是因為活動半徑小,經常在一個地方出沒,如果劫錯了人,很容易招來更大孩子的報復,不得不有選擇的進行客戶篩選?,F(xiàn)在想起來,真是精細化運營的萌芽時期。
社會哥慢條斯理地啃著紅薯,細致地問我舅舅家在哪片,我說了古墓所在的那個鎮(zhèn)的名字。社會哥居然說那邊有個墓,挺大的。我畢竟年幼,忘了面對的不是鄰家大哥,毫無戒備的跟他打聽了一些關于古墓的情況。
社會哥說你想去那玩?。课胰ミ^。前幾年學校里面發(fā)課本,有一本當?shù)貧v史。雖然從沒老師講過這門課,但是我自己看了一遍。其中就提到這個墓。說是戰(zhàn)國四君子其中的一個,叫什么候。反正死了之后就埋這邊了。其實一直就不知道具體位置。政府找了塊地,壘了個墳頭,立了塊碑,旁邊蓋了個亭子。說這就是古墓。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在這。我還去看過幾次,范圍挺大,有花,有樹。不過很少見人去,樹底下都是屎。
社會哥還細致的交代,墓在一個園子里,經常不開門,但可以從旁邊小巷進去,有一段墻頭不高,可以翻進去。“反正也沒人管”。
這是很平等的交流。
一定是我處變不驚,表現(xiàn)得很老成,社會哥并不把我當成一般的小孩子看待。我甚至想,出門在外的事情也沒那么難。書上說了,四海之內皆兄弟。聊得那么投機,說不定可以成朋友。我有些得意,回去可以跟別人說,我在這邊,那么遠的地方,還交了朋友。
社會哥跟我閑扯了幾句,又到了一站,他轉過身準備下車。他走到門口,剛要邁步下去,又回頭叫“那孩,過來下!”我以為這是要跟我報個名號,以后過來方便找他,于是滿臉期待,顛顛地走過去聆聽指教。他隨手把吃剩的一小半烤紅薯扣在我頭上,一按,一擰,帥氣地轉身下車,走了。
我頭頂紅薯,淚流如注。
初寫東西,希望能多多指教不當之處,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