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癡”夢圓
四十幾天前,文友相告,石門坊西北的上梢方山,粉艷的桃花骨朵站枝頭了。這讓孤陋寡聞的我目瞪口呆。畢竟,還是春寒料峭,春雪紛紛的日子?。?br />
于是,便有了探訪上梢方山桃林的“桃花之約”。
誰想,春月圓又缺,杏花紛紛落,柳梢黃轉(zhuǎn)綠了,仍沒賞花的約請。一夜間,雙鬢已斑白。
一個春雨淅瀝的日子,友相邀去青州上梢村。出得村南,但見細(xì)雨蒙蒙,一片迷離景象。問友桃林何在,他打起眼罩,巡視一番,說先去筆架山和方山。沿著嶄新的水泥路,蜿蜒而上,車停山腳一四合院前。山門敲處,閃出一雙手合十、目光和善的師傅。
“請里邊用茶,再登山不遲?!睅煾迪嘌?。我拿目光問友,友卻避開,上前擋著蹦跳而來的大黃狗??茨怯H熱勁兒,常來,很熟。
一案,三凳,簡樸的陳設(shè)。茗香,檀香,大藏經(jīng)香,這兒儼然是法師的齋舍。我等俗人,一身俗氣,入佛門凈地,那該何等冒犯,再說,我沒一絲思想準(zhǔn)備?。?br />
“印真法師?!庇呀榻B。法師端坐,相讓香蕉、蘋果,婉謝。一向敬重法師,緣于法師乃佛法的傳播者,是撫慰信眾靈魂的智者。而敬擁《南懷瑾全集》,卻沒讀數(shù)頁的我,一直羞于面對法師,更膽怯在交談間,漏出自己的淺薄。去年春,因了一篇短文《尋幽廣福寺》,被邀參加廣福寺大和尚主持的月夜雅集,就避在了文友身后,只有恭聽的份兒。盡管此時身邊的印真法師極為謙卑,我還是求教了閱讀大藏經(jīng)等經(jīng)書的要領(lǐng)后,匆忙用茶,辭別。急尋前述桃花林。印真法師要帶路,再謝。畢竟,勞師傅駕,萬使不得,也很不自在。師傅的護院犬奔出,前頭欲帶路,忙喝止。
“不是去桃花林看早花嗎?”我感覺友今日怪怪的。“先看筆架山,再賞桃花?!庇岩呀?jīng)攀到前面。友畢竟年輕,腿腳麻利,可又似乎有意回避著什么。
半個小時的張口氣喘,筆架山赫然眼前。茫茫蒼蒼,猶壁立數(shù)百仞,山頂隱在云霧間。金色的連翹花叢,給筆架山纏上了飄忽的錦緞。山鷹盤旋,野雞咕咕,好一派春山佳繪,讓人恍然走進了陶潛山居圖。
穿過松香撲鼻的茂密松林,鉆過蓬亂扎手的灰色荊棘叢,來到了半山腰的清泉旁。石板砌成的泉眼里,泉水緩流,清澈空明,幾絲枯草,漂浮水上。掬泉入口,清冽甘甜。好爽!山多高,水多高。水是山靈氣,有水山精神。信然!
待爬到筆架山南側(cè),宛若枕頭的方山,終于現(xiàn)形。風(fēng)過處,山嵐?jié)u散,再望筆架山峰頂,石林聳立,有的似青蛙蹲伏,有的似雄獅回眸,又像一眾仙人東行赴約,或昂首前行,或肩背臃腫的行囊,或懷揣孩童,或拄杖前行,酷似一組巨型群雕,惟妙惟肖,禁不住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嘆之余,大有攀援而上,窮其究竟之欲。無奈,山間飄忽的陡徑濕滑,友勸阻,只得留待下次。
“看,桃花林?!表樦训闹敢h(yuǎn)眺幽深的溝底,粉粉的一片,霧氣里,卻辨不清是杏花,還是桃花。想前往探個究竟,可尋不到下溝的路徑。待臉頰汗?jié)?,已是十一時許。窄窄的山徑,蜿蜒依然,滿是誘惑。友說,該回走了,桃花林在山的東麓,再走,就到西山了。
古松野徑下,松針覆土之上,星落著諸多怪石。友兩眼放光,宛如石癲米芾再世,著了石魔。挑選奇異者,頭頂肩抗,旋風(fēng)而去。我提了小石,緊追慢趕。匆匆里,他卻述說著初中時,幫工裝沙,每車賺兩元,一天掙到十幾元,交了學(xué)費,為父母分憂。他騎車去近百里外的壽光推銷商品,掙下第一桶金。后買了房,娶妻生子,把父母從鄉(xiāng)下接進城,讓老人享受了城里人的日子……
友邊講著他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邊轉(zhuǎn)換著肩上的石頭,時而疾走,時而踉蹌,幾經(jīng)周折,才回到了山下四合院門前。
我問,不是先看桃花嗎?友放下石頭,揉著壓疼了的肩膀說,先吃飯。齋飯做好了。這兒能管咱們的飯?莫不會是來蹭飯的吧?我可是蹭飯蹭怕了呢。
友推搡著撲上身的山犬,領(lǐng)著半信半疑的我,進了那“齋房”。嗬,四個素菜,冒著熱氣的饅頭和尚溫的火燒。我可真真餓了,也顧不上謙讓,就狼吞虎咽起來。尤其那香菇山藥,那木耳小油菜,清新可口。飯飽后,法師邊飲茶,邊述說著我友如何幫他籌集巨款,春節(jié)前打發(fā)了村民們的建筑費和修路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友還動員其父、姐姐等家人,善捐數(shù)萬,幫助廟里添置了床、椅、桌、凳。我知道,友是真正的熱心腸。他曾捐助貧困學(xué)生,捐款家鄉(xiāng)建學(xué)校。友還說,自從學(xué)習(xí)佛法,改掉了嫉妒、暴躁、嗜賭等惡習(xí),并勸說老父親去寺院做義工,消解了父母間的對立情緒……
又有濰坊、壽光等地的兩撥客人來訪。我跟友起身告辭。法師和愛犬送出山門。
友說,很抱歉,那些桃花都……我沒讓友說完。落花化春泥的結(jié)果,這是花木一世的必然,我們晚來,錯過了花期,說明緣分未到,或說緣分之花尚孕育在明春呢。
上梢方山之行,讓我從更深層次,感悟了友的善心善行;法師所講讀經(jīng)悟道之法,其實,就是常人讀書明理的途徑,倘若我等能用上法師一半的認(rèn)真和堅持,何愁學(xué)業(yè)上不能精進呢!我很舒心,如沐春風(fēng),已身陷桃花仙境。
盡管,目力所及,沒看到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源勝景,可我感受到了桃花源人的質(zhì)樸、純情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