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年味,醇香依舊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快樂,如一朵永不凋謝的鮮花,在時光悠長的長廊中,攀著記憶的藤蔓盛開,蔓延,鮮艷依舊。濕潤了歲月,芬芳了回憶!
——題記
過年了,大紅的燈籠在微風(fēng)中搖曳著,魅惑著眼眸,奪目的春聯(lián)、喜慶的年畫、各式各樣新奇可愛的掛飾,挑逗著眼的極限。頗有創(chuàng)意的彩門,燈飾,五花八門的禮品,高聲叫賣的吆喝,熙熙攘攘的人流,更是將年的喜慶渲染到了極致。空氣中到處流淌著富足殷實的味道。身子在這樣的富足喜慶中隨波逐流,心卻穿越時光的隧道,在記憶的長廊里漫步,找尋小時候那份曾經(jīng)清貧,簡單的快樂。
進入臘月,天越來越冷,呼呼的寒風(fēng)掠過臉龐,有點疼,但這個時候就會聽到很多關(guān)于年的話題,或許因為心里有了一點期盼,所以,對寒的感覺并不那樣真切。年就要來了,這是多么讓人興奮的事情。
兒時村里流行一句俗語,“過臘八,宰哈娃(豬)”,臘八殺豬好像是村里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因此,這天,好多家就會一起殺豬。這對辛苦了一年的農(nóng)村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在臘八之前的好幾天里,父母會為了這件事商量半天。請誰來殺豬,大鍋要從誰家借,請誰來幫忙等等。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臘八充滿期待。
臘八這天,村里或早或晚,傳來時遠時近的豬悲切的哀嚎,這聲聲瘆人的哀嚎,竟拉開了年的序幕。因為過了臘八,就準備過年的諸多事宜了。這一天,對孩子們來說,則充滿了快樂。
這天,院子里早早就架起了一口直徑約一米裝滿水的大鍋,下面是點燃了的木柴,隨著木柴呼呼躥起的火苗,鍋里的水沸騰起來,白蒙蒙的水汽,給寒冷的冬日平添了幾分暖意。不一會兒,可憐的豬被綁住了四個蹄子,按倒在地,掙扎著開始了聲嘶力竭的哀嚎,但這并不能改變它被宰的命運。我聽不得如此悲切的哀嚎,便使勁捂著耳朵,躲到屋里,聽它叫聲越來越微弱,直至聽不到,才敢跑出屋子。但見一大盆殷紅的豬血還冒著熱氣,而豬已經(jīng)壽終正寢。雖仍有些憐憫,但轉(zhuǎn)眼注意力已經(jīng)不在這里了。
接下來,豬被放進大鍋,人們拿著石頭磚塊開始給豬褪毛,隨著噌噌的聲音,轉(zhuǎn)眼間,赤條條的豬就被掛在搭在房檐的梯子上,白花花的肉,耀著眼。這時候,我們就興奮的在剛褪下的豬毛堆里,找相對齊整的,好用它來做毽子。如果找到豬鬃毛,則樂得一蹦三尺,像撿到了寶貝似的。因為用它做的毽子,結(jié)實,可以踢好長時間。
找完豬毛,又一個好玩的玩具已經(jīng)等著我們。大人們將豬尿泡(膀胱)用氣筒打得鼓鼓的,锃亮锃亮的,給我們當(dāng)球玩,于是,幾個人歡呼著,你一腳我一腳的開始踢了,全然不顧那油膩膩的球會弄臟鞋子,快樂跟著這特殊的球在院子里,巷道里飛揚。
豬都收拾干凈后,殺豬的人首先要從豬腿上割一條肉下來,作為自己的酬勞。然后再割一塊下來,交給媽媽,媽媽和了面,然后就將這塊肉趁新鮮翻炒,炒出香味,做湯水,然后下一大鍋面片,讓干了活的人先填填肚子。面片里放些自己腌制的白嫩嫩的酸菜,再來點青青的蔥花,加上油潑辣子,非常誘人。人們就蹲在院子里吃,院子里飄著肉面片的香味,這是一年里難得吃一次的肉面片,讓人們胃口大開,稀里嘩啦,不一會,鍋就見底了。
晚上,是這一天最熱鬧的時刻。本家每戶一個人,(不包括老人,每家的老人要單獨請)。還有父母牽掛的鄰居、朋友,都被請到家里吃肉。老人都要請到炕上就坐,地下一兩桌坐的都是年輕人。一會兒,熱騰騰的白水肉,香噴噴的肉腸(用板油加上饅頭和勻,再加上花椒,蔥姜鹽等調(diào)料制作),血腸(用豬血瘦肉,有時候也用豬肺剁碎,加上各種調(diào)料灌制而成),端上桌,爸爸會親自到炕前,桌子前勸菜,然后大家也不客氣,筷子很快都伸進了盆里(這天的肉是用盆盛的),有時候都可以聽到筷子相碰的聲音。接著,豬肝上桌了,再來一盤酸菜炒粉條,斟幾杯小酒。大家一邊吃,一邊喝,天南海北地侃著,喝的差不多了,好嗓子們還來上一段小曲兒,歡歌笑語,與茶香一起彌漫著整個屋子,氣氛熱鬧融洽,至今想起那場面,溫馨依然充盈心懷。
臘八冰,則是記憶里又一個難以忘懷的情結(jié)。因為家鄉(xiāng)有“吃了臘八冰,一年不生病”的說法。所以,臘八那天,我們約上幾個小伙伴,早早來到結(jié)了冰的河床,打臘八冰。因為冰層厚,人小,常常找不到下手的地方,這個時候,來打冰的大人們,會用撅頭刨出一些,讓我們撿,我們就會很開心,找一些干凈的冰,抱回家里,放在南墻跟兒,好多吃幾天。
臘八這天,如果沒有豬可宰,家里人就會做一鍋攪團,(其實就是一種很稠的面粥),這也是難得的美味。攪團吃著香,但做起來很麻煩。先要把白面(小麥面)與雜面(青稞面或者豆面)混在一起,攪勻,然后把面先在熱鍋里炒一下(去了面的筋骨,這樣攪的時候不那樣吃力),涼一會,備用,然后將土豆洗干凈,削了皮,磨成泥,備用。等這些工作做好,在鍋里放點菜籽油,鍋底都要沾油,然后將水燒開,開了的水還要舀一些出來,放在盆中備用,之后將涼好的面到入鍋中,開始攪,攪的時候還一定要按順時針一個方向攪,據(jù)說這樣攪出來的攪團光滑好吃。攪到一定程度,蓋上鍋蓋,悶一會,然后加入一點準備好的涼開水,再攪,如此三遍,再悶一會,就可以出鍋了。
吃攪團調(diào)料也很講究。韭菜剁碎,潑上滾熱的菜籽油,做出黃蔥蔥,綠油油的韭辣(方言),蒜泥、油潑辣子、醋,花椒油(也是自己做的)、芥末油,擺一桌子,加上涼拌洋芋絲,酸白菜,腌花菜,胡蘿卜絲,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吃的時候各種調(diào)料薄薄的鋪在攪團表面,即使不吃,那也很誘人了。因為攪團做起來麻煩,自然也不是僅僅一家吃,媽媽一定會請要好的鄰居或者親戚一起吃,說,雖然不是好東西,但大家吃著就是香。可不,分享的不僅是美味,而是一種情意。
臘八過后,轉(zhuǎn)眼就到臘月二十三了。這天,爸媽早早起床,就開始大掃除了,爸爸照例要特意扎一個新掃帚,屋梁,天花板,墻角的旮旮旯旯,都要仔細清掃。之后,媽媽會把炕上鋪的蓋的都拿出去,在太陽底下曬一天,細細掃過炕角,等屋里沒有灰塵了,再重新鋪炕。這是年前準備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媽媽常常說,“有錢沒錢,干干凈凈過年?!碑?dāng)時不知道為什么非要這樣,后來才知道這樣做就是將一切污穢徹底清除,從而祈愿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這天,我照例也會忙著出出進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然后,就盼著清掃快點結(jié)束。因為,媽媽說臘月二十三是灶家娘娘上天的日子,一定要好好送送。所以,清掃之后,媽媽會烙一些灶餅,大小如碗口,上面用刀切出非常均勻的菱形,和面的時候會放點菜籽油進去,烙出后,金黃金黃的,吃起來酥酥的,噴香噴香。在那個清貧的時候,這可是自吃肉之后的又一美味。所以,急切的地等著一時刻快點到來。
好不容易等到媽媽烙好了餅,著急的是媽媽還有一道程序,就是祭灶。至今清楚地記得媽媽祭灶的過程。先找一塊布,恭恭敬敬獻上灶餅,上香,磕頭,之后拿出早已做好的兩個小布袋,分別裝上豆子,麥子,灶餅,然后,卷一把柴火,虔誠的放到灶膛里,邊念著啥,邊磕頭。程序總算結(jié)束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灶餅,心急火燎的吃起來,那滋味,至今想起,仍然口有余香。
二十三過后,洗洗涮涮,忙活幾天,就到了除夕。除夕這天,家里照例要進行大掃除,等到屋里,院子里都打掃干凈后,先貼對聯(lián)。之后,拿著獻食,出去在本姓人家都燒紙的地方等候,等本家的人都來齊了,一起下跪,將燒紙點燃,給老先人拜年。之后,在院子的正中間煨上柏香,在堂屋里擺上香爐,大家一起虔誠的跪拜,上香,請佛祖保佑,請祖先回家過年。接著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里,開始正式過年了。那時,除夕的菜很簡單,只有四個菜,燴土豆、酸菜炒粉條、素白菜,只有一個壓軸菜,就是煮排骨。這排骨還是臘八時候留下來的。媽媽常常會把煮好的排骨再放進鹵湯里鹵一下,剛出鍋的排骨黃蔥蔥的,看著就特別誘人。常常是排骨剛剛端上桌,就垂涎不已。但這時候尚不能吃,得先跪在堂屋正中,給祖先磕頭拜年,再到炕下,給爸媽磕頭拜年。爸媽便給一角或者兩角壓歲錢,歡喜不已,小心翼翼的裝入身上的小口袋,這才開吃。
瞄準一根自己喜歡的排骨,抓起來,不管不顧地啃起來,常常弄的滿手是油。等聽到爸媽的笑聲,才覺失態(tài),咧嘴一笑,節(jié)奏也跟著慢下來。但啃的可仔細了,啃不動的爸爸會用小刀一點一點的剔出,直到不剩一絲肉方才罷休。因為聽媽媽說這是在咬鬼。啃的越干凈越好,一年才會平安如意。所以,不敢有絲毫馬虎。
除夕這晚,本家要相互拜年,就是每一家都有一個人跟著大家串門,每家都要去。先到供著家譜的家里,之后,按輩分大小一家家挨著拜。記得那時候,本家來家里拜年,高呼給爺爺奶奶姑姑拜年,黑壓壓跪了一院子。院子里頓時熱鬧起來。隨即給他們一些糖果,瓜子,給喜歡喝酒的拿一瓶互助大曲,在高一聲低一聲的謝謝里,呼啦一下,就都走了,院子里恢復(fù)了原有的安靜。
那場景是記憶里最溫馨的一個畫面,火爐的火苗噴噴地躥著,熟茶冒著花椒的香氣,爸媽、姐姐、我,圍著炕桌團團坐定,沒有大聲的喧嘩,只有安靜的幸福。
那時候,沒有比看社火更讓人興奮的事了。從正月初八開始,一陣陣喧天的鑼鼓聲激起了我們空前的熱情。匆匆吃過早飯,就頂著料峭的寒風(fēng),去等社火開演。好不容易聽到嗩吶聲響起,看到滿臉漆黑的燈關(guān)老爺,騎著老牛,手里的牛毛撣子一甩,念念有詞,大體是說,社火一出,病頭災(zāi)難都走開,吉祥如意跟著來。這個時候,他說啥對我們沒有一點吸引力,吸引我們的是那一青一黃的兩條巨龍??粗摭埛謨蛇呎玖?,男女老少,都會跑去從龍身下穿過,沾點吉祥,我們興奮的來回穿。一陣鞭炮響過后,社火就開演了。
其實,社火正式開演后,我們并不是對所有的演出都感興趣。只會追著看自己喜歡的。比如看獅子搖頭張目,翻滾騰躍,會開心的又笑又叫。最有趣的是跟著胖婆娘滿場轉(zhuǎn)悠,偶爾學(xué)她說話的語氣,手舞足蹈的說笑著,社火隊走到那里,我們跟到那里。一整天下來,滿頭滿臉都是土,但仍樂此不疲。
記得一個十五的晚上,姐姐要跟她的伙伴去距我們兩公里的一個村里看社火,知道她們不會帶我,因為我太小。于是,我不動聲色,假裝不知道,但時時注意著她們的動向。等她們出發(fā)的后,我悄悄地跟在后面,因為她們走得快,我只好一路小跑,突然,腳咕咚一聲陷進了一堆土里,我不由啊了一聲,姐姐聞聲,回頭看到了我,雖然不情愿,但只有帶上我了。終于到了臨村,循著鑼鼓聲曲里八拐找到了社火場地,社火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了,但我還是很興奮,因為我看到了一只猴子,(后來知道是孫悟空)他一會兒翻筋斗,一會兒舞動手里的木棍,靈活調(diào)皮,非常可愛。還有一個節(jié)目也吸引了我,那是一個人在繩子的兩端各拴著一個小火爐,他舞起繩子來,火球在夜色里翻飛這,火光忽明忽暗,如流螢在飄飛。煞是好看。看完后再跑兩公里回家,有些累,但依然在眉飛色舞的講述中快樂入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社火,規(guī)模宏大,花樣翻新,熱鬧非凡。但那鑼鼓聲,似乎再也激不起我絲毫熱情。是歲月將所有熱情磨礪殆盡,還是厭倦了喧囂的塵世,只想擁有一份難得的安靜?
其實,回頭想想,那時候,不惜跑那么遠,追著去看社火,那是一種多么純真的熱情??!是在追逐一種簡單的快樂,至于社火的精彩與否并不重要,只是想把自己放置在一種熱鬧的氛圍里,用快樂把自己包裹,快樂的玩,快樂的笑。原來,隨著歲月逝去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那份簡單的快樂?;蛟S,年味并沒有變,變了的只可能是自己的心態(tài)。
或許熱鬧的日子過的特別快,倏忽間,正月十五就到了。那個時候,家里還不吃元宵,十五的晚上,家里吃豬頭,吃麥仁??胸i蹄。豬頭豬蹄當(dāng)然是臘八的時候留下來的。而麥仁,則來的不易。舂麥子的是一個石臼,把已經(jīng)潮了水的麥子放進去,然后邊灑水,邊用石杵搗,但這樣的石臼不多,不夠那么多人舂,所以,快到十五的時候,好多人會去河床冰面刨一個窩,然后就在冰窩里用榔頭舂麥子,這樣舂出來的麥仁又干凈又好吃。這個場景是最讓人懷念的:結(jié)冰后的河面,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遠遠望去,如一條白練,飄向遠方。那一聲聲的榔頭聲,混著孩子們滑冰的歡呼聲,奏出了河灘里最美的樂曲。十五那晚,豬頭跟麥仁一起煮,煮到很爛,然后,先吃豬頭肉,啃豬蹄。而豬蹄,小孩是沒有口福的,大人說小孩吃了豬蹄,寫字手會抖,所以,盡管垂涎欲滴,但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它們??山憬憬惴蚩梢猿裕髞?,才知道,那是專門留給出嫁了的女兒女婿的。
十五晚上還有一個最讓我們幸福的事情,那就是跳火堆(方言里叫火摞壩),等吃完了豬頭,麥仁后,大人們就在大門前放一些麥草,分成幾堆,一堆與一堆之間留一些間距,排成一條線,然后點燃,家里人都要從火堆跳過去。跳過去了,就將預(yù)示著來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這個時候,我們跳著,喊著,開心極了。紅紅的火苗,在夜色里閃爍著,夜被照亮了,孩子們的心也照亮了。
往事已矣。如今,生活富足,平日里動輒就是滿桌的雞鴨魚肉,除夕之夜,菜品更是豐富。窗外禮花滿天,屋里觥籌交錯,晚會節(jié)目看似熱鬧奢華,但看著滿桌的佳肴,就是沒有絲毫食欲。天天在鋼筋水泥構(gòu)筑的窩里待著,冰箱里裝滿了食物,屋子里纖塵不染,早就沒有那一飽口福的期盼,也沒有那樣大動干戈的大掃除,更沒有機會感受小時候那些簡單的快樂。那些淳樸,簡單的年味兒,只留在記憶深處,如一朵鮮花,盛開在心底最深處,永不凋謝,多年后,鮮艷依舊,芬芳依舊。又如一壇老酒,在歲月里沉淀,無論過了多久,開封,醇香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