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煙火】許村輝煌的秘訣(散文)

精品 【曉荷·煙火】許村輝煌的秘訣(散文)


作者:風(fēng)中求靜 秀才,1554.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98發(fā)表時間:2025-01-17 13:05:14
摘要:藍(lán)藍(lán)的天空,悠悠的秋風(fēng),悠然飄蕩著的幾朵白云,東邊連綿的山嶺像是擺在村前的一座綠色屏風(fēng),許村仿佛被捧托在一個聚寶盆里。這個聚寶盆里,哪一顆不是價值不菲、熠熠生輝的珍寶?這聚寶盆呀,真是太豐饒了!

最近看到一個短視頻,說:這是座存在感極低,國寶卻扎堆的寶藏級徽州古村落。這里擁有16處國家文物保護(hù)單位……這里是全國平均學(xué)歷最高的村。古時候出了一個狀元,48個進(jìn)士,53位舉人,現(xiàn)在更是有“一家五博士”“一村五院士”,這就是歙縣許村。
   我在去年的金秋時節(jié),路過歙縣,繞道來到了這個黃山南麓的古村,被這個深藏在大山里的千年古村珍藏的眾多古跡和村子歷史上的輝煌所深深震撼。
   古徽州是片神奇的土地,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徽州文化,眾多的傳統(tǒng)村落在這片土地上如群星般閃爍,輝耀著這里的群山眾嶺。許村,雖然藏在山深處,但毫無疑問是一顆最為亮麗的星,以“徽州進(jìn)士第一村”的名號,以眾多無與倫比的古建筑,顯赫于世。我慕名而來,懷著好奇心,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原由讓這里人才輩出?這片土地到底藏著什么樣的秘訣,讓這塊山谷迸發(fā)出如此這般的能量?
   許村的地理,粗看就是一塊黃山南麓的小盆地,細(xì)究北依箸嶺與金屏,南臨天馬與蒲山,東、西有石壁山和西武山相挾,可謂群山環(huán)繞,眾嶺簇?fù)怼蓷l溪流在村中匯合,呈雙龍戲珠的形態(tài)。據(jù)說東漢時這里就已建村,古稱“富資里”。這里的資源果然豐富?如今這里狹長狀地分布著多個村子,許村算是它們的總稱吧。
   來到村南,就是許村的一處亮點,兩座石牌坊赫然立于村口。
   一座是薇省坊,建于明嘉靖年間,它四柱三間五檐,上有眾多花草瑞獸的雕刻?!稗笔 笔翘啤⑺螘r對中書省官員的褒獎與雅稱。村人許琯,在明嘉靖二年(1523年)高中進(jìn)士并官至湖廣參政,他以“和氣待人,理義行事”,被公認(rèn)為“篤誠之家”。他52歲時,反對朝廷征收青苗稅,罷官回鄉(xiāng)。因他為官清正廉潔,忠心為國,死后朝廷賜建此坊以旌表。
   與薇省坊南北并立的是三朝典翰坊。此坊建于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僅三檐,沒有薇省坊氣派,正反面分別題字“三朝典翰”“奕世承恩”。此坊是為明泰昌、天啟、崇楨年間的中書舍人汪伯爵和他的兒子而立的。中書舍人為明朝宮中的書記官,雅稱“典翰”,汪伯爵的兒子汪德章也得到中書舍人的封贈,故稱“奕世”。
   從三朝典翰坊下跨過,就是鋪著石板的村道,它一直向北往村里延伸,一棟棟翹角飛檐粉墻的徽派建筑矗立在路旁。房墻沉甸了時光,斑斑駁駁,我們像是走在老時光的隧道中,瞬間就沉浸在這個曾經(jīng)無比輝煌的古老村落里。
   很快,一座古祠堂出現(xiàn)在路旁,它是大宅祠,也叫云溪堂。祠堂的門檐下掛著匾額“大宅世家”。據(jù)傳,北宋慶歷年間,西夏入侵,邊關(guān)告急,大軍出征糧草軍餉匱乏,許村富商云溪公許克復(fù)慷慨捐獻(xiàn)巨資“佐軍佑國”。大破西夏后,仁宗皇帝為嘉其義舉,欽賜“大宅世家”。
   大宅祠內(nèi)的金柱是一對方形“黟縣青”石,堂柱上有多幅對聯(lián),比如“捐資助邊策馬三千里,仁宗題號垂范一族人”。正堂不僅掛有“云溪堂”扁,而且前梁枋上掛有“古歙巨族”扁,彰顯了這個家族的顯赫。
   在大宅祠正堂里,布置有“我的家庭照片——許村老照片展”,展出了幾十張個人肖像照或家庭合影照,是百年來許村人生活的縮影,似乎讓人一瞬就回到了那個黑白照片的年代。在后堂的墻壁上嵌有十幾塊碑帖,就是著名的“云溪堂帖”,它們不僅記載了大宅祠的來歷,而且有名家贈送的詩文。祠堂內(nèi)還展示了王安石撰寫的《古歙許氏宗譜傳》。這祠堂就像是一個窗口,一個了解這個高陽許氏家族的窗口。
   許村村中的祠堂還有大邦伯祠、大墓祠、觀察第、敦睦堂和仁祠等多座。
   大邦伯祠,又叫敦本堂。它建于明嘉靖年間,八字牌坊式門樓,四柱三間五檐,非常氣派。內(nèi)部三進(jìn)五開間,木柱粗壯,規(guī)模宏大。祠堂的門楣上有四個門簪,祠堂內(nèi)匾額很多,如“貢元”“訥庵遺澤”“麟閣儲英”“敦本傳家”“教澤流芳”等,好幾塊是明清時期的老匾,每一塊匾額后面都是故事。從這些匾額,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家族的厚重歷史與文化底蘊。
   這座祠堂是為了紀(jì)念許伯升(1332年—1383年)的。他名啟,號訥庵,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任福建汀州知府。任上,他一邊勸課農(nóng)桑,減免賦稅,一邊推行教育,將徽州“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學(xué)風(fēng)在汀州推廣,他面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諸多社會問題,“引譬剖析,率恥且格,期年訟簡”,并且打擊倭寇,讓汀州這個曾經(jīng)的“難治”之地,成為“四境安寧”之鄉(xiāng)。可惜他年僅52歲“勤勞卒于官”,“柩歸,汀人攀挽送百里余”。有人比喻:許伯升之于汀州,猶如汪華之于徽州。他的為官之道:“多索一分一厘是禍國殃民,少造一冤一枉乃為官正道”,作為楹聯(lián)掛在祠堂,彰顯著他忠心為國的精神。
   大墓祠,又名邦憲第,堂號為惇倫堂。祠堂的匾額也不少,如“莊椿燕桂”“年高德厚”“壽慶百齡”“燕后承先”等。它是座支祠,紀(jì)念許美祖(1370年—1436年)。許美祖是許伯升的第三子,父親去世時他才十三歲,但他“泣血扶柩返,不除衰绖不入家居”,在父墓旁結(jié)廬守孝三年,每日粗茶淡飯。因孝,他被載入縣志孝子傳篇?,F(xiàn)在祠堂內(nèi)是高陽許氏的來龍去脈與各支派衍的介紹,還有明崇禎版的《許氏家規(guī)》。
   觀察第,也就是敬愛堂,它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原為時任觀察使許天相的府第,現(xiàn)祠堂是明嘉靖年間在原府第舊址南側(cè)所建,目前是“許村歷史博物館”。
   許天相是遺腹子,他母親篤志守節(jié),不曾跨出家門一步,在這里含辛茹苦地將他撫育成人。所以敬愛堂,體現(xiàn)了一個“節(jié)”字,祠堂前梁枋上的匾額“齒德達(dá)尊”,是后人對這位母親高壽高德的贊譽。
   當(dāng)然,作為“許村歷史博物館”,這里展出的內(nèi)容也很豐富,包括許村地理、歷史、人文及歷史名人,其中“許村十二景詩”“許國,明代著名政治家”“許家澤一門五博士”等讓我眼前一亮。讀著這十二景詩,尤其是《黃山蘊秀》《西溪漁唱》《箬嶺樵歌》《幽窗夜讀》等,仿佛這個美麗山鄉(xiāng)的古景徐徐展開在眼前。而許國,作為古代徽州地區(qū)最為著名的人物之一,在徽州古城里聳立的八腳牌坊——許國石坊,舉世無雙,是他的至高榮譽。許家澤在清末擔(dān)任過兩淮鹽運使,他思想開明,重視教育,他的五個兒子在國外留學(xué),均獲得博士學(xué)位,且都回國效力。
   觀察第后墻下有口古井,叫福泉井。此井曾經(jīng)是觀察第墻內(nèi)的家用井,后來許天相讓家人將后墻拆了內(nèi)移,讓這口井成為村里的公用井。所以福泉井是一口積善的井,是一口幸福的井。
   從大邦伯祠的忠,到大墓祠的孝,到觀察第的節(jié)和大宅祠的義,游覽了這些祠堂,就像翻閱了許村厚重歷史中的幾頁書卷,從中閱讀到了許村人的“忠孝節(jié)義”之品。祠堂既是最重要的宗族活動場所,也是一個家族的中心,所以這“忠孝節(jié)義”的品德,也就潛移默化在了許村人的內(nèi)心深處。
   另外,許仕達(dá)(1418年-1464年)也是許村人的驕傲。他是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進(jìn)士,擢御史,歷任福建左參政,山東、貴州左、右布政使。他為政雷厲風(fēng)行,執(zhí)行法度,整風(fēng)肅紀(jì),打擊貪官污吏。在福建為官時,他遭人誣告,皇帝派人前來核實,當(dāng)?shù)匕傩罩篮蟆瓣壤蠑?shù)千人乞留仕達(dá)”。后來他卒于貴州任上,年僅46歲。靈柩運回許村時,停棺于水口庵。皇帝下詔賜建“豸繡坊”,并永久免去水口庵停棺地的賦稅。
   許村現(xiàn)存的古民宅也很多。如存心堂,是許鉅垣家族建造的建筑群,有房宅、私塾、義倉,有花園、佛堂、磨坊等,房宅之間有門闕相通,既相互獨立,又緊密相連,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家族聚族而居的生活形態(tài)。
   許聲遠(yuǎn)是許鉅垣的長子,他的家宅現(xiàn)在是國家文保單位。走進(jìn)這座古宅,廳堂里的布置古色古香,粱上掛著木制的紅燈籠,正堂有“存心堂”匾,扁下是“松鶴鹿圖”,側(cè)旁兩副對聯(lián),其中一副是“麟子鳳雛羽毛成就,紫芝朱草花葉茂榮”。香案上擺設(shè):東瓶、西鏡、鐘居中,應(yīng)是“終身平靜”之意。廳兩側(cè)的房板上,掛著多幅書畫作品,富有文化韻味。天井四周的木雕,牛腿、雀替精雕細(xì)刻,廂房的隔板與格窗不勝其煩地雕刻著花草、花瓶和人物故事等,令人嘆為觀止。屋內(nèi)掛了許多家人的老照片,廚房里的擺設(shè)也是那種復(fù)古的模樣,實景展示了當(dāng)年老屋里人家生活的樣貌?,F(xiàn)屋主人很好客,耐心地向游客介紹與解釋。
   不過,我在許村遇見最熱情好客的人,還是那位老大姐。
   這是“沈文元宅”,進(jìn)屋就看見一位衣著清新雅麗的婦人端坐在門內(nèi)的凳椅上,她面容俏麗,盤頭束發(fā),端莊干練,落落大方。有女性游客禁不住夸她年輕漂亮,一定是位大家閨秀。其實她七十多了,但心態(tài)好,精神頭好,看上去就像五十多歲的人。原本快人快語的她,似乎是被人夸來了興致,非常熱情地介紹她們家的情況。她們家的老屋其實并不大,但布置得古樸典雅,相當(dāng)有生活氣息。她愛人是竹編藝人,她也喜好編織,她們家是“許村老手藝”攝影點。當(dāng)我們聊起她家房板上貼著的多張當(dāng)年的“語錄”時,她由此跟我聊起了二十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的一些事,說起了她們當(dāng)年開山造田栽種茶樹的勞動場景,她們就像鐵娘子一樣,那股子勁頭不輸男人。她還把我們帶到她家后門的平臺上,指導(dǎo)我們觀賞溪河上的壯麗景觀。老大姐的樂觀開朗,確實很感染人,我也由衷地夸贊她是美女,她說現(xiàn)在老了不是美女,我說老了也是美女。
   她家后門臨溪,往北幾十米就是許村最為著名的景觀區(qū),有高陽廊橋、雙壽承恩坊、大觀亭和五馬坊,都是國家文保單位。
   高陽廊橋是一座雙孔石拱橋,橋上有廊,開有格窗,半封閉狀態(tài)。橋中間位置很特別,北側(cè)開有圓形孔洞,便于人們站在橋上欣賞遠(yuǎn)山、近水和古建的風(fēng)景;南側(cè)設(shè)有神龕,供奉著觀音菩薩,上面掛有“永鎮(zhèn)安流”扁。此橋以“高陽”為名,應(yīng)該是對許氏先祖的追憶。另傳說,一次發(fā)山洪,觀音菩薩化身老婦人焦急地在橋上徘徊,最終選擇保護(hù)百姓平安,而讓洪水沖毀了自己的塑像。村人感念觀音菩薩的恩德,后來重修了大橋,并將橋上的觀音菩薩像從面南背北,改為面北背南,以便看管住“水怪”?!澳虾0秮硪黄扛事?,高陽橋渡千載行人”,幾百年來,高陽廊橋渡過了無數(shù)南來北往的村人與客人,尤其是那些游子遠(yuǎn)行與歸家的悲歡離合,在高陽廊橋上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所以,高陽廊橋是承載許村人鄉(xiāng)愁的具象物。
   雙壽承恩坊就在高陽廊橋的東橋頭,正對著廊橋,從廊橋的門洞看牌坊,它們似乎渾然一體。此坊四柱三間五檐,氣勢恢宏,上面雕有“松鶴延年”“獅舞壽球”“龍鳳呈祥”“猴獻(xiàn)壽桃”等十幾組圖案,工藝十分精湛。它建造于明隆慶年間,是為旌表許世積夫妻而建。話說“仁者壽”,徽商許世積樂善好施,時年101歲,他夫人103歲,他被皇帝勅封為“征仕郎晉贈奉直大夫”,并賜建牌坊。這種為兩位百歲夫妻而賜建的牌坊,可謂稀世。
   雙壽承恩坊東北角就是重檐飛翹的大觀亭。此亭八角,一層墻體有八卦卦象,所以俗稱“八卦亭”,二層為閣樓,三層為虛閣。亭子飛檐上的脊獸小巧玲瓏,風(fēng)鈴叮叮當(dāng)當(dāng)好似在復(fù)述著歷代許村文人在亭下的吟詩誦詞。
   五馬坊在大觀亭北,也是一座四柱三間五檐的石坊,上面的雕刻也很豐富,其中檐角上的一對“哺雞獸”,說是明代重要建筑的標(biāo)志?!拔羼R”是古代知府的雅稱,此坊也是為許伯升而立的。
   在這一塊小小的區(qū)域中,集中了四座國保的古建筑,不能不說是許村最精貴、最炫彩的地方。游覽至此,就像是一首曲目在此處達(dá)到了最高潮,令人賞心悅目,振奮人心。
   許村還有不少古建筑,比如許氏宗祠“敦睦堂”、大郡伯第門坊、彤史垂芳坊、許家澤故居等,都是值得參觀的,也都是有故事的。
   離開許村前,我爬上了村西的金尖頂觀景臺,全景欣賞許村。藍(lán)藍(lán)的天空,悠悠的秋風(fēng),悠然飄蕩著的幾朵白云,東邊連綿的山嶺像是擺在村前的一座綠色屏風(fēng),許村仿佛被捧托在一個聚寶盆里。在這個聚寶盆里,許伯升、許國、許琯、許仕達(dá)等古代官員們,他們清正廉潔,忠心為國;薇省坊、五馬坊、三朝典翰坊、雙壽承恩坊等一座座古牌坊,是許村人的一座座驕傲的豐碑;大邦伯祠、大墓祠、觀察第、大宅祠等每一座祠堂既是家族的圣地,也是承載家族歷史與榮耀的殿堂。這個聚寶盆里,哪一顆不是價值不菲、熠熠生輝的珍寶?這聚寶盆呀,真是太豐饒了!
   許村十二景詩《幽窗夜讀》說:“錦里人稱許,詩書自一村。”我想歙縣許村人既具備了“忠孝節(jié)義”品德,又秉承“詩書傳家,養(yǎng)正于蒙”的家訓(xùn),應(yīng)該是它世代人才輩出、家族顯赫的秘訣吧!
  

共 487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全方位呈現(xiàn)了歙縣許村這一徽州古村落的獨特魅力。作者懷著探尋人才輩出奧秘的期待而來,展現(xiàn)了許村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群山環(huán)繞、資源豐富。村口的薇省坊和三朝典翰坊彰顯古人功績。村里眾多的古祠堂,像大宅祠、大邦伯祠等,建筑氣派非凡,文化底蘊深厚,承載著家族輝煌歷史和動人故事,許琯、汪伯爵等人物清正廉潔、政績卓著。大墓祠體現(xiàn)孝道,觀察第展現(xiàn)“節(jié)”,且其現(xiàn)為歷史博物館,展出豐富內(nèi)容。許村還有許仕達(dá)這樣的有為進(jìn)士。眾多古民宅如存心堂展現(xiàn)傳統(tǒng)聚居形態(tài),屋內(nèi)布置充滿文化韻味。文中還提到熱情好客的老大姐,展現(xiàn)許村人的樂觀開朗。重點介紹的著名景觀,如高陽廊橋有獨特設(shè)計與傳說,承載鄉(xiāng)愁;雙壽承恩坊工藝精湛,為百歲夫妻所建;大觀亭重檐飛翹,風(fēng)鈴似述文人詩詞;五馬坊雕刻豐富。這四座國保古建筑集中的區(qū)域堪稱許村精華。此外還有眾多古建筑值得參觀。離開前作者登上觀景臺,感慨許村如聚寶盆,珍寶眾多。許村“忠孝節(jié)義”的品德深入人心,“詩書傳家,養(yǎng)正于蒙”的家訓(xùn)傳承不息。從建筑到歷史,從古人到今人,全面展現(xiàn)了許村人的精神風(fēng)貌,深刻反映了許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佳作推薦共賞,感謝老師賜稿曉荷社團(tuán),歡迎繼續(xù)來稿?!揪庉嫞耗靶∮辍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250117001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陌小雨        2025-01-17 13:05:30
  拜讀老師佳作,問好老師!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fù)1 樓        文友:風(fēng)中求靜        2025-01-17 15:59:28
  感謝陌小雨老師的辛勤編輯,你的按語為本文增色諸多!
2 樓        文友:陌小雨        2025-01-17 13:06:05
  這篇文章介紹了歙縣許村。作者探尋其人才輩出的奧秘,展現(xiàn)獨特地理、村口牌坊、眾多古祠堂和民宅。著名景觀如高陽廊橋等集中于一處。許村人品德高尚,家訓(xùn)傳承。建筑、歷史、人物等盡顯其深厚文化底蘊與魅力。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fù)2 樓        文友:風(fēng)中求靜        2025-01-17 16:02:22
  古徽州有很多這樣的古村落,走進(jìn)這些古村,徽派古建筑的翹角飛檐和粉墻,尤其是屋內(nèi)的精雕細(xì)刻,令人賞心悅目。許村不僅古建筑多,而且國家文保單位多。
3 樓        文友:何葉        2025-01-17 21:23:56
  恭喜精品!佳作點贊!精品點贊!
何葉
回復(fù)3 樓        文友:風(fēng)中求靜        2025-01-18 15:49:53
  謝謝何葉社長的關(guān)心與幫助?。?!
4 樓        文友:梅林臻        2025-01-19 07:22:10
  清晨問安!先預(yù)祝老師新春快樂!拜讀老師精心創(chuàng)作的《許村輝煌的秘訣》散文作品,十分享受也十分受益。老師通過獨特勁道的筆觸和細(xì)膩傳神的語言將歙縣許村這個徽州古老村落的風(fēng)光之美和歷史厚重全景展現(xiàn),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別樣的美麗,再次致謝!
回復(fù)4 樓        文友:風(fēng)中求靜        2025-01-19 10:29:06
  謝謝梅林臻老師閱讀小文并置評鼓勵?。?!中國傳統(tǒng)村落雖然各具特色,但都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載體,所以,我喜歡逛古村古鎮(zhèn),像許村這樣的古村落,確實讓人賞心悅目。
5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1-19 20:31:03
  恭喜老師獲得精品!
回復(fù)5 樓        文友:風(fēng)中求靜        2025-01-19 23:20:36
  謝謝芹芹森老師的關(guān)心和鼓勵!??!
6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1-22 06:44:35
  歙縣許村,真乃寶藏古村!16 處國保單位扎堆,歷史上人才輩出,古時狀元、進(jìn)士、舉人眾多,今有 “一家五博士”“一村五院士”。古建精美,祠堂彰顯 “忠孝節(jié)義”,村民熱情好客,景美人杰地靈,絕了!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